中药穴位给药应用研究概述
作者:刘起华,文谨,王菲,封立红
【关键词】 中药;穴位;经皮给药;综述
中药穴位给药疗法是将中药或中药提取物与适当基质和(或)透皮吸收促进剂混合后,制成各种剂型敷贴于人体腧穴上,利用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和中药的药理作用来治疗疾病的无创痛穴位刺激疗法。这种疗法一方面通过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药物具有发散、走窜的性质,能经皮肤吸收发挥其药理作用,使药物直达病所,药力更专且疗效确切,是针灸学与中医方药巧妙结合的产物。笔者现就相关研究文献作一综述。
1 药物剂型
1.1 散剂、糊剂、饼剂、丸剂
这4种剂型为皮肤给药最古老的剂型,即将中药研为细末,加调和剂如水、蜂蜜、酒、醋、姜汁等调和而制成,临床使用较为普遍。孔氏[1]采用炙麻黄、白芥子、细辛等药末,加生姜水、饴糖适量,调成糊状,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1000例,总有效率达96.0%。杨氏等[2]用麻黄、白芥子、细辛、地龙、肉桂、麝香等药粉及姜汁调和制成消咳平喘膏,治疗咳喘症200例,总有效率达91.0%。虽然这类剂型制法简便,但存在粘着力差、用水调敷后药膏易于干枯,含菌量大,易导致皮肤感染,易霉变,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
1.2 硬膏剂
该剂型是将药物放入麻油或豆油内浸泡加热,炸枯后过滤,油再熬至滴水成珠时,加入铅丹或广丹,滩涂于厚纸、布等材料中央做成固体膏剂。周氏等[3]用菟丝子、杜仲、白芥子、僵蚕、延胡索、甘遂、细辛,以麻油和红丹熬炼成黑膏药,敷贴治疗哮喘126例,总有效率达99.2%。黑膏药作为皮肤给药的古老剂型,具有药物治疗和物理热敷的双重作用,且粘着力强。但黑膏药中药物有效成分受工艺过程的影响较大,常常造成活性成分的破坏或损失。因此,进一步改进黑膏药的工艺,保留更多有效成分,值得深入研究。
1.3 软膏剂
该剂型是将药物粉碎过细筛或经提取浓缩后的浸膏,加入适宜的基质调匀后敷贴穴位的一种半固体制剂。许氏等[4]应用麝香、白芥子、细辛等经醇提和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制成水包油型乳剂基质软膏,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水包油型乳剂基质可容纳中药提取的挥发油及水、醇提取物,透皮扩散速度快,但该剂型稳定性差,敷贴固定不够。
1.4 涂膜剂
该剂型是用高分子化合物有机溶剂溶解药物而制成的液体涂剂,用时溶剂挥发形成薄膜。邓氏等[5]用雷公藤、乳香、没药、生胆南星、川芎等,药物粉碎浸泡,水提4次,过滤,浓缩醇沉,过滤,得药液。将该药液与聚乙烯醇加热搅拌混合,制成复方雷公藤涂膜剂,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总有效率为56.7%。其制备、应用方便,无需裱背材料,但载药量较小。刘氏等[6]以麻黄、黄芩等6味药材的提取物制成膜剂,以穴位给药,有明显的止咳平喘作用。
1.5 贴膏剂
该剂型是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基质,加入药物,经炼合、涂布、剪切等工艺制成的外用制剂,临床已广泛应用于挫伤、肌肉疼痛、关节酸痛和风湿痛等疾病。贴膏剂具有药物容量高、剂量准确,透皮性、贴附性、保湿性好,贴着舒适,不污染衣物,对人体无致敏与刺激性等特点,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外用中药新剂型。高氏等[7]用细辛提取挥发油、甘遂水煎、白芥子打碎加红花油适量等制成浸膏,加基质和透皮剂制成直径3~5 cm的圆形贴膏,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所致咳嗽90例,总有效率为93.3%。林氏等[8]用聚乙烯醇凝胶为载体制成中药咳泰贴膏,动物实验表明,咳泰贴膏外贴有明显的止咳祛痰作用,具量效关系;而临床研究表明,双侧肺腧穴位贴敷咳泰贴膏后,止咳祛痰有效率为91.6%,急性支气管炎(风寒袭肺型)有效率为96.0%,其中75%的患者在30~120 min起效,提示穴位刺激有一定的药物效应放大作用。谢氏等[9]将当归中主要挥发油成分正丁烯内酯制成聚乙烯醇凝胶贴片,药效学研究表明可使豚鼠哮喘潜伏期、跌倒休克期显著延长,具有一定的平喘功能。
2 作用机理
穴位是人体经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有反映病痛及通过刺激达到调整脏腑功能、防病治病的作用。穴位作为给药窗口,吸收药物,传递信息,产生治疗作用,这与其特殊的物质形态基础和理化特性有关[10]。研究发现,穴位具有较周围皮肤阻抗为低的特性[11],其原因在于穴位皮肤角质层较薄[12]。赵氏等[13]研究表明,药物经皮吸收存在两种通道,即经角质层进入真皮层再进入血液循环吸收的主要过程和直接经汗腺、毛囊入血液循环的附带通道。药代动力学解析结果证实了穴位经皮吸收具有双通道、双过程复合的特征,且穴位可能存在特殊的加速吸收通道。
3 促进穴位给药吸收方法的研究
穴位给药吸收的主要屏障是表皮,可通过改变皮肤的条件或结构,或改变药物的性质来促进吸收。
3.1 穴位发泡法
该法是将具有引赤发泡的药物贴于穴位皮肤上,起到一种微面积的化学性、烧伤性刺激作用,由于表层屏障受到破坏,加快了药物的渗透,从而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理效应[14]。白芥子、斑蝥、甘遂等均是此种易引起发泡的药物[15-16]。
3.2 贴敷部位加温法
该法是采用热敷、光线照射等引起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汗液积存、湿度增加,皮肤角质层膨胀转化形成多孔状态,易于药物渗透。康氏[17]采用贴敷加温灸治疗哮喘及腹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3.3 离子导入法
借助一装置通过电流增加透皮吸收率,包括离子导入、电渗作用、离子流体力学作用、电穿孔和电渗入给药模式[18]。
3.4 加用渗透促进剂
渗透促进剂可能改变了皮肤的生理结构,使表皮角质层疏松,从而使药物易于穿透扩散。黄氏等[19]应用氮酮加速其贴膏中药物的吸收。氮酮作为一种新型渗透促进剂,其渗透作用良好,且不良反应较小,目前其应用日趋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