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合并肾脏损害3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闫丽丽,盛梅笑 时间:2015-05-19

  2 讨论

  银屑病患者伴肾脏损害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及肾小管功能受损为主,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可出现肾功能损害,终末期肾衰患者中银屑病占0.85%[2]。通常肾脏病发生在银屑病病程多年以后,其病情严重程度大多与病程长短、皮损面积具有一定相关性,并可随皮损的改善而好转。病理改变以IgA肾病及膜性肾病为多,也有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新月体肾炎、淀粉样变等的报道[3]。可能的发病机制有下述两方面:①免疫因素所介导。银屑病患者血清免疫复合物增高,补体C3下降,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及皮损处。如果IgA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则引起IgA肾病。此外,细胞免疫功能障碍,特别是T细胞亚群的功能系乱也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②药物导致肾脏损害。银屑病患者常服用类固醇抗炎药、环孢素A等药物,可出现药物性肾脏损害,如肾小管损伤、肾间质纤维化等。

  关于诊断,有人提出以下诊断条件:①先有银屑病史;②后出现肾脏损害表现,如浮肿、蛋白尿、血尿、肾功能损害等;③银屑病与肾脏病存在消长一致性;④排除原发或其他继发性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乙肝相关性肾炎[2]。

  治疗上,大部分患者对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反应良好,一般根据肾脏病变临床与病理表现确定药物具体使用方法。终末期肾病患者则采用肾脏替代治疗,有人观察无论是接受血液透析、或连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患者均不再出现银屑病症状,这可能与透析时免疫功能低下及肾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关[2]。对于银屑病药物相关性肾损害,除停用导致肾脏损害的治疗银屑病相关药物外,利尿消肿、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治疗非常重要。对于银屑病的皮肤损害,严重者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环孢素A、FK506等),合并感染者应用抗生素。上述药物不但有利于银屑病皮疹的控制,对银屑病所伴发的肾脏病变的治疗也十分有益。

  中医称银屑病为“白疕”、“松皮癣”、“干癣”及“白壳”。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外感六淫、情志及饮食内伤是主要病因,是由风、寒、湿、热、燥、毒之邪侵袭肌肤,伏于血分;或素体血热,复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最终化热化燥,伏于血分,外灼肌肤而发病。若风热相煽,或风湿兼夹,可酿生湿热,以致脾不升清,肾失封藏,精微下注而为蛋白尿;湿热留恋不去,耗伤正气,可致肾气衰微,湿浊内生。久病必瘀,血瘀肾络,则病情迁延难愈。因此,肾精亏虚、血瘀燥热是银屑病的主要病机环节,湿热浊毒则是病变累及肾脏的重要病理因素。治疗上,对于银屑病多数学者主张从血分论治(包括血瘀、血虚、血热、血燥),亦有从外感六淫辨证(包括风寒、风燥、湿邪、毒邪等)及脏腑辨证(肝、肺、脾肾)等,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为治则,配以养血、祛风、润燥等,常用药有黄芩、黄柏、生地黄、赤芍、土茯苓、金银花、防风、蝉蜕、川芎、陈皮、麦冬、天冬、石斛、玉竹等。伴肾脏损害者治疗则以益肾清利、活血解毒、凉血祛风等为主,药用生黄芪、党参、杜仲、续断、石韦、泽兰、丹参、土茯苓、金银花、生地黄、赤芍、防风、蝉蜕等。

  本组病例均为中年男性,2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理表现为膜性肾病与系膜增生性肾炎),1例为急性肾衰竭,其肾脏损害均发生于银屑病之后(15、1、20年),与文献报道相符。阿魏A是常用于银屑病治疗的药物之一,它有助于缓解症状,但应注意掌握好适应证,警惕可能出现的肝肾功能损害、脂质代谢紊乱及畸胎等不良反应,案例3在治疗中所出现的肾功能障碍即与该药物有关。上述3个案例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均采用了中药治疗,笔者体会,银屑病合并肾脏损害中医治疗应重视辨证,同时抓住“肾虚”、“瘀热”、“湿浊”等特点,治疗后患者蛋白尿、肾功能及临床症状均获得好转。

【参考文献】
   [1] 杨 森,王福喜,张学军,等.银屑病伴发疾病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 1999,3(2):90.

  [2] 于厚南,梅长林,廖万清.银屑病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8例报告[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7,6(3):242.

  [3] 李绍梅,傅淑霞.银屑病合并肾损害10例临床和病理分析[J].临床荟萃,2006,21(18):1342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