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制甘肃丹参的炮制工艺研究
2.4 炮制工艺的优选与结果分析
2.4.1 正交试验设计 参照全国炮制规范中酒制方法和实际经验,选取影响较大的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优选。选取酒的种类(A)、酒的用量(B)、炒炙温度(C)、炒炙时间(D),分别设3个水平,不考虑交互作用,选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因素水平见表1。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2.4.2 试验方法 按酒制甘肃丹参样品的方法制备饮片,再按L9(34)正交表安排的9种工艺进行试验,每份试验重复2次,然后,取饮片按酒制甘肃丹参饮片溶液的制备方法,滤液分别测定脂溶性成分、水溶性成分含量及转移率。
2.4.3 脂溶性成分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测定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二氢丹参酮和隐丹参酮4种成分的总量(?g/g),正交试验测定数据和统计结果见表2。
由于水提取对脂溶性成分转移率很低,实际意义不大。含量极差分析认为,各因素的主次顺序是A>B>C>D;方差分析4因素的水平变化对总丹参酮转移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O.05)。
2.4.4 水溶性成分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测定丹酚酸B含量,正交试验测定数据和统计结果见表3,方差分析见表4。
含量极差分析认为,各因素的主次顺序是A>B>C>D,即酒种类>酒的用量(%)>炒炙温度>炒炙时间(min),最佳的工艺条件定为A2B2C1D2,即10%的黄酒,加20%的酒量,在80 ℃炒炙4 min。
方差分析认为,因素A对结果有显著影响(P<0.05),因此,将酒的浓度确定为10%的黄酒是必要的;而B、C和D对结果无显著影响,可任取一水平进行搭配。表2 脂溶性成分L9(34)正交试验结果注:转移率是炮制后与炮制前4种成分在提取液中总量的比率表3 水溶性成分L9(34)正交试验结果注:转移率是炮制后与炮制前丹酚酸B成分在提取液中总量的比率表4 水溶性成分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
从表2与表3可以看出,水溶性成分的提取率显著高于脂溶性成分,因此,甘肃丹参以饮片水煎入药时,对脂溶性成分可以忽略不计,亦不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其综合评分,直接以水溶性成分的最佳的工艺条件定为A2B2C1D2,即10%的黄酒,加20%的酒量,在80 ℃炒炙4 min,作为提取工艺研究的考察指标。
2.4.5 验证试验 2次最佳工艺验证结果分别为18.01、17.85 mg/g,丹酚酸B成分含量高于试验组,说明所选工艺条件A2B2C1D2是最佳工艺。
3 讨论
3.1 指标的选择与最佳工艺
甘肃丹参中的脂溶性成分、水溶性成分是与其药效作用密切相关的重要活性物质,在进行正交试验时,笔者以两类成分作为考察酒制工艺的指标;为了使考察的结果更为贴近实际,我们采用传统的用药方法即饮片煎煮。由于脂溶性成分的煎出率非常低,实际意义不大而忽略。关于炮制品的最佳工艺,我们选择水溶性成分提取最佳工艺,即10%的黄酒,加20%的酒量,在80 ℃炒炙4 min。
3.2 影响因素探讨
方差分析表明,酒的种类影响最显著,这与大多数文献报道相同;其次是酒的用量,而炒炙时间、炒炙温度影响较小。传统炮制技术中关于炒制火候的规定为文火,较为含糊,实际操作全凭经验。本研究采用80、110、160 ℃进行炒炙,最佳工艺的炒炙温度为80 ℃,虽然与文献报道文火的温度掌握在120~130 ℃有一定的差别,但80 ℃与110 ℃的煎出率、成品性状相似,160 ℃酒炙品焦斑明显,甚至呈焦褐色,成品外观较差。说明火候对酒炙品的质量影响较大。
3.3 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从试验来看,炮制对各类成分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多向性,酒炙品水煎出物中脂溶性成分的含量非常低,但其中的丹酚酸B明显高于生品(12.56 mg/g),可能是因为酒炙过程改变了药物的物理性状,有利于丹酚酸B的浸润、溶解、扩散等,提高了其溶出率[5]。
【参考文献】
[1] 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甘肃省中药材标准[S].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72.
[2] 赵建邦.甘肃丹参的研究与应用评价[J].中药材,2003,26(7):581.
[3] 杨树声,宋平顺.丹参类药材脂溶成分HPLC测定[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4):61.
[4] 杨树声,宋平顺.丹参类药材水溶成分HPLC测定[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23(6):43.
[5] 冉懋雄,郭建民.现代中药炮制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133,147,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