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资源研究进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瑾,谈献和 时间:2015-05-19

  药材的外观性状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半夏的质量,且在评价过程中该方法较简便、直观;优质半夏以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著称。目前还没有能客观反映半夏性状特点(如粉性足)的指标,仅凭肉眼观察缺乏说服力。因此,如何简单有效、全面合理地评价半夏品质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结语

  目前,半夏总体生产现状是野生资源匮乏,人工栽培还不成熟。目前应对半夏野生资源进行全面保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适合长期大量生产的优质半夏种质,满足市场用药需求。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8.

  [2] 宋金武,许春年,曹 炜.半夏的本草考辨[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 8(4):254-255.

  [3] 李 恒.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3.

  [4] 周荣汉.中药资源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548-553.

  [5] 胡世林.中国道地药材[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89.488-490.

  [6] 张恩迪,郑汉臣.中国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的保护[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0.26.

  [7] 楼之琴.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编)[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19-974.

  [8] 任碧轩,白 权,王朝莉,等.南充地区不同叶型半夏的指纹图谱分析[J].中药材,2007,30(11):1365-1367.

  [9] 余惫群.药用植物资源评价及品种选育[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300-306.

  [10] 薛 梅,陈成彬,马小军,等.中国不同地理居群半夏遗传多样性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3):2849-2851.

  [11] 张 明,钟国跃,马开森,等.半夏倒苗原因的实验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3):273-274.

  [12] 高尚峰,韩锦芹.半夏遮荫增产效果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6,20(3):23-25.

  [13] 薛建平,王 兴,张爱民,等.遮荫对半夏光合特性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4):2897-2900.

  [14] 张小斌,唐养璇.商洛半夏块茎腐烂病的原因初探及防治对策[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0(2):37-39.

  [15] 梁玉勇.珍珠半夏的有性制种新技术[J].中国种业,2005,24(10):59-60.

  [16] 伊文仲,张万福,陈科力,等.鄂半夏1号生态种植技术生产规程[J].亚太传统医药,2006,2(11):82-85.

  [17] 解红娥,解晓红,李江辉,等.半夏的病毒危害及脱毒快繁技术研究[J].中草药,2005,36(11):1697-1700.

  [18] 李先良,王学明.荆半夏叶柄外植体快繁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6):2247-2248.

  [19] 胡 鹏,宋常美,季祥彪,等.贵州珍珠半夏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种子,2008,27(5):35-38.

  [20] 薛建平,张爱民,盛 玮,等.半夏人工种子贮藏技术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3):1820-1823.

  [21] 芮正祥,方成武,刘守金,等.半夏与颖半夏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10):594.

  [22] 吴 皓,束建海,蔡宝昌,等.半夏姜制对谷甾醇和总生物碱含量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1):662-664.

  [23] 吴 皓,唐志坚,邱鲁婴,等.“正交法”与药典法姜半夏中成分含量及对动物作用的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25.

  [2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8医院制药厂.半夏炮制的研究[J].中草药, 1975,6(3):26-28.

  [25] 吴 皓,文红梅,郭 戎,等.半夏姜制对鸟苷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1):661.

  [26] 张科卫,吴 皓,崔小兵,等.不同产区半夏药材中鸟苷含量的测定[J].中成药,2000,22(11):769.

  [27] 鹿野美弘,有元良帜子,赵昌代,等.小半夏加茯苓汤ぉけゐ[半夏]の指标物质[J].生药学杂志,1987,41(4):282.

  [28] 吴 皓,谈献和,蔡宝昌,等.半夏姜制对麻黄碱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6,21(3):157-158.

  [29] Masataka Moriyasu. Analysis of Ephedra Bases[J]. Chem Phare Bull,1984,32(2):744-746.

  [30] 王艳华.半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沈阳:沈阳药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31] 文 燕,张 明,廖志华,等.半夏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J].中药材, 2008,31(4):503-506.

  [32] 马小军,李西文,杜 娟,等.加权打分法定量评价半夏种质资源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2):975-977.

  [33] 王艳华,李 莉.中药半夏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J].黑龙江医药, 2004,17(5):242-243.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