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高等中医院校《中药学》教材中有关中药基源描述的商榷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5-19

                  作者:宋龙,张红梅,邓洪,崔亚君

【关键词】  中药学;教科书;中药基源;中医教育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中药学》作为中医学、中药学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对学习中药学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等中医院校使用的《中药学》[1]教材较好地处理了传统与现代、基础与临床、继承与发扬的关系,但可能是出于着重论述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原因,该教材忽略了中药的基源问题,相关描述与2005、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2-3]有出入。笔者通过归纳,列出以下几点问题,与同仁共同研习。

  1 2个应单列的中药列为1个

  有的植物不同部位是不同品种的中药,如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为“板蓝根”,叶为“大青叶”;桑科植物桑的根皮为“桑白皮”,叶为“桑叶”,枝为“桑枝”,果穗为“桑葚”。而且,列为不同品种中药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性味归经不同,其临床应用也不同,所以将他们分列是有一定依据的。又如,紫苏梗、紫苏叶本应为2个中药,但在该教材中却都列入“紫苏”下,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怀牛膝和川牛膝。另外,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在中药学中分别被称为“北五味子”、“南五味子”,《药典》中也分别列为2个中药,虽然功能和主治相同,但2个中药在品质方面是有差异的,笔者认为还是单独列药为宜。

  2 命名人书写不规范

  2.1 大小写不分

  按规定,人名英文的首字母应大写,但在该教材中有一些错误,如将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写成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 mandshuricum (Maxim.) kitag.(应为Kitag.);木通科植物大血藤写成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Rehd. et wils.(应为Wils.)的干燥藤茎。

  2.2 随意增删缩写点

  缩写点是一个不被引起注意的符号,但却是有意义的。如果人名是完整的,那么后面是不用加缩写点的(一般中国人的姓是单音节,所以不用加缩写点);但如果人名是缩写,就需要加缩写点,以示是缩写的人名。表1中列出了随意增删缩写点的植(动)物的拉丁名。

  2.3 随意缩写人名

  按规定,人名的缩写是建立在公认且合理基础之上的。表2列出了几个不符合要求的缩写人名。表1 随意增删人名缩写点的植表2 随意缩写人名的植物拉丁名植物名错误正确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