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茶根中总多酚提取富集工艺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5-19

  2.3 葫芦茶根中总多酚富集工艺优选[12]

  2.3.1 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取一定量的D101大孔树脂,95%乙醇浸泡24 h,将其装入树脂柱内,先以95%乙醇洗至流出液中加3倍量水后无白色混浊现象,改用蒸馏水冲洗至无醇味,备用。表2 正交设计及实验结果  2.3.2 静态吸附量的确定在250 ml的锥形瓶中加入5 g预处理后的D101大孔吸附树脂以及100 ml样品溶液(浓度为9.36 mg/ml)。室温条件下振荡24 h,取上清液测定总多酚含量。计算物料平衡吸附量:q = (C0-C)V/G,式中C0和C分别是初始和平衡时溶液中总多酚的浓度(mg/ml),V为供试品液的体积(ml),G为树脂量(g)。计算得D101树脂对多酚的静态吸附量为27.82 mg/g。

  2.3.3 动态吸附量的确定取30 g预处理后D101大孔树脂装入内径为2.5 cm的树脂柱,取浓度为10.33 mg/ml的葫芦茶根50%丙酮提取液,以2BV/h的流速连续通过树脂柱,收集流出液,每30 ml收集1个洗脱馏分,测定每个洗脱馏分中总多酚浓度。结果表明,当上柱样品溶液加至300 ml时,D101大孔树脂吸附达到饱和。

  2.3.4 D101树脂洗脱条件的选择洗脱剂浓度的考察:取30 g经预处理后的D101大孔吸附树脂装柱,取5 g葫芦茶根50%丙酮提取物,用水溶解,过滤,以2 BV/h的流速上柱,吸附完全后用蒸馏水及10%,30%,50%,95%乙醇,以2BV/h流速进行洗脱,收集每个梯度洗脱液,浓缩干燥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10%和30%乙醇洗脱液中总多酚含量高,收率为33.0%,所以选择用水及30%乙醇进行洗脱。表3 洗脱剂浓度对洗脱量的影响洗脱剂洗脱量m/mg总多酚含量(%)收率(%)   洗脱剂用量的确定:分别用水、30%乙醇对已饱和吸附的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体积为30 ml)进行洗脱,分别用去离子水5个柱体积,30%乙醇8个柱体积进行洗脱,测定每个洗脱体积中多酚的含量。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水洗脱过程中从第2个柱体积开始洗脱液中总多酚的含量大于50%,30%乙醇洗脱过程中从第7个柱体积开始洗脱液中总多酚的含量小于70%,为富集葫芦茶根中多酚,所以选用1BV的水洗脱后用6BV的30%乙醇洗脱采用洗脱条件为1BV的水洗脱,6BV的30%乙醇洗脱,洗脱流速为2BV/h,葫芦茶根中总多酚富集在30%乙醇洗脱液部分,富集物中总多酚含量为77.2%,收率为32.3%。表4 洗脱剂用量的影响水洗脱洗脱体积编号多酚含量(%)

  3 讨论

  在对葫芦茶根杀软体动物实验中发现其具有较强的杀软体动物作用,经化学成分分析发现其富含多酚类成分[9],因此我们对葫芦茶根中富含的多酚类成分的提取和富集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30℃,50%丙酮,8倍溶剂提取3次,4.5 h/次,此条件下总多酚收率大于6%。以D101型大孔树脂对总多酚进行富集,最佳工艺条件为2 BV/h流速,收集6 BV 30%乙醇洗脱液,总多酚含量为77.2%,收率为32.3%。D101树脂对葫芦茶多酚的吸附容量大,吸附性能稳定,吸附柱可按比例放大用于工业富集葫芦茶多酚。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4] 文东旭,郑学忠,史剑侠,等.葫芦茶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J].中草药,1999,30(4):252.

  [5] 文东旭,陆敏仪,唐人九,等.葫芦茶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J].中草药,2000,31(1):3.

  [6] 李树荣,李琦华,张 菁,等.葫芦茶对椎实螺的杀灭实验[J].中兽医学杂志,2003,1:3.

  [7]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8] 吴小娟,林红景,唐 玲,等.山茶种子抗骨质疏松有效部位群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J].中南药学,2007,5(2): 107.

  [9] 史丽颖,于大永,冯宝民,等. 葫芦茶根和叶中化学成分定量分析[J]. 中草药, 2009, 40(增刊): 289.

  [10] 赵子剑,连 琰,陈迪钊. 正交实验优选鱼腥草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08,19(10):2389.

  [11] 吴国宏,熊何健. 荔枝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制备[J].食品科学,2007,28(6):131.

  [12] 刘 欣,高月娟,王建明,等. 大孔吸附树脂对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富集工艺研究[J].中草药, 2008,39(11):1655.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