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蓟的质量标准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柯睿,朱恩圆,侴桂新 时间:2015-05-19

  2.2.4 检测限与定量限按信噪比(S/N)为3时计算,蒙花苷的检测限为1.98 ng;按信噪比(S/N)为10时计算,蒙花苷的定量限为6.58 ng。

  2.2.5 线性关系考察取蒙花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80%甲醇制成每毫升含蒙花苷148.200 μg的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该溶液,分别稀释成浓度为148.200,74.100,37.050,12.350,6.175,2.470,0.329 μg·ml-1的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以对照品的进样量为横坐标,相应的峰面积为纵坐标,得线性回归方程Y=915.45X+3.793,r=0.999 9。结果表明蒙花苷在进样量为0.006 58~2.964 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2.6 精密度实验分别取“2.2.5”项下高、中、低(148.200,37.050,6.175 μg·ml-1)3种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进样量20 μl,各重复进样6次,测得蒙花苷峰面积RSD分别为0.28%,0.11%和0.16%。

  2.2.7 稳定性实验取同一小蓟(上海)供试品溶液,分别于配制后1,2,4,8,12,24,48,72 h进样,蒙花苷峰面积RSD为0.32%,表明小蓟样品中蒙花苷在72 h内稳定。

  2.2.8 重复性实验取同一小蓟(上海)样品按“2.2.3”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测得蒙花苷峰面积RSD为0.43%。

  2.2.9 回收率实验取已测知蒙花苷含量的小蓟(上海,含量1.635%)样品粉末9份,约0.1 g,精密称定,每3份为一组,分别按已知含量的80%,100%,120% 3个水平加入蒙花苷对照品,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蒙花苷的峰面积,计算加样回收率,得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为1.89%。结果见表1。

  2.2.10 样品测定取所收集的10批不同来源的小蓟药材,按上述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采用外标法计算蒙花苷的含量。结果见表2。表1 蒙花苷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样品量m/g样品中含量m/mg加入量m/mg测得量m/mg回收率(%)平均回收率(%)

  3 讨论

  在薄层色谱鉴别中,分别考察了以下不同的展开系统:三氯甲烷-甲醇-水(4∶1∶0.1),正丁醇-冰乙酸-水(8∶1∶0.5),醋酸乙酯-甲酸-水(8∶1∶1)。结果表明,醋酸乙酯-甲酸-水(8∶1∶1)系统分离效果较好,并且所显示的信息较丰富。此外,作者还对不同厂家及规格的薄层板、不同的环境温度及湿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本方法耐用性良好。目前文献[4,5]所报道的小蓟中黄酮类成分的薄层鉴别方法均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所收载的小蓟薄层鉴别方法,其中所采用的聚酰胺薄膜以及展开剂中的乙酰丙酮和丁酮为非常用试剂,不易获得,另外所用定性的指标成分芦丁在小蓟中含量甚低,且不具专属性。本实验采用硅胶板,以常用试剂为展开系统,选用蒙花苷为指标成分,首次建立了小蓟的定性鉴别方法,与现行标准比较,本法简便,可操作性强表2 小蓟中蒙花苷的含量样品编号收集地含量RSD(%)  在小蓟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建立中,以蒙花苷提取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提取方法(索式提取、超声提取、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溶剂(乙醇、不同比例的甲醇-水),提取溶剂倍数,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确定了供试品溶液制备以80%甲醇回流提取3 h,提取1次,即可达到满意的结果。

  通过对不同来源的10批小蓟中蒙花苷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蒙花苷在小蓟中的含量较高,且在各样品中的含量差异不大,最高含量为2.142%,最低含量为0.981%,平均含量为1.459%。建议小蓟中蒙花苷的含量应不低于1%。

【参考文献】
   [1] 陈 毓,丁安伟,杨星昊,等. 小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述要[J]. 中医药学刊,2005,23(4): 614.

  [2] 周文序,田 珍. 中药大小蓟的黄酮类成分的分离和鉴定[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26(4): 309.

  [3] 杨星昊,崔敬浩,丁安伟. 小蓟提取物对凝血、出血及实验性炎症的影响[J].四川中医,2006, 24(1): 18.

  [4] 刘 翔,倪晓霓. 小蓟质量标准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4): 263.

  [5] 崔敬浩,杨星昊,丁安伟,等. 小蓟、小蓟炭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薄层鉴别[J]. 四川中医,2006, 24(3): 34.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