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芹当归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研究
表1 拐芹当归种子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结果 表2 拐芹当归根部挥发油成分分析结果。
3.3.2 不同产地拐芹当归根部挥发油化学成分比较将昆嵛山拐芹当归根部挥发油与陕南拐芹根部挥发油[4]、东北拐芹当归根部挥发油[5]及紫金砂挥发油[3]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严仲铠[4]从东北产拐芹当归根部挥发油中鉴定出25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β-水芹烯(10.14%)、反式-β-法呢烯(7.56%)、2,3-丁二醇(6.84%)、α-蒎烯(5.37%)等;王长岱等[5]对陕南镇平县产拐芹当归根部挥发油进行了研究鉴定出53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β-水芹烯(19.67%)、α-蒎烯(7.72%)、α-侧柏烷(7.72%)、对聚散花素(6.36%)等。王鋆植等[3]从紫金砂挥发油的化学成确认了54个成分,主要成分为β-水芹烯(23.91%)、α-水芹烯(13.35%)、α-蒎烯(11.86%)、2,5-二乙基噻吩(6.34%)等。以上数据与本实验数据相比较可以看出,不同产地的拐芹当归根部挥发油组分及相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的产生是植物对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不同的生态环境给予植物的环境压力不同,次级代谢产物的产生和变化就存在差异。同种植物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生长环境的不同,次代谢产物与含量不尽相同。昆嵛山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加之区域地形复杂,局部小气候环境丰富,与陕南、东北气候存在很大差异[8],因此昆嵛山拐芹当归根部挥发油与其它两种拐芹当归根部挥发油成分、含量均有差异。另外,采集时间不同,提取方法不同也可导致挥发油成分和含量出现差异。
4 结语
昆嵛山拐芹当归根部挥发油与其它产地拐芹当归根部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别;对拐芹当归种子挥发油的研究,丰富了有关拐芹当归挥发油研究的内容,为更加合理地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江弢,杨崇仁.当归属植物的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16(4): 359.
[2] 夏 冰,陈重明,郭忠仁.民族植物学和药用植物[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51.
[3] 王鋆植,张荣平,叶 红,等.土家族药紫金砂挥发油成分分析和药理作用研究[J].中成药,2008,30(4):596.
[4] 严仲铠,杨秀伟,牛志多,等.我国东北产当归属药用植物挥发油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1990,15(7):419.
[5] 王长岱,米彩峰,乔博灵,等.拐芹根及根茎中挥发油的成分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1992,7(2):9.
[6] Vijai K. Agnihotri, Rajendra K. Thappa, Baleshwar Meena, et al. Essential oil composition of aerial parts of Angelica glauca growing wild in North-West Himalaya (India)[J].Phytochemistry, 2004, 65:2411.
[7] 方 颖,温明章.我国资源植物化学与天然产物化学基础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生命科学,2005,17(3):282.
[8] 杜 宁,郭卫华,吴大千,等.昆嵛山典型林下灌草层植物种间关系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 42(3):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