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通脉灵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大鼠VEGF、bFGF表达的影响
VEGF是内皮细胞特异性的促有丝分裂原,属分泌性的糖蛋白,有促进内皮细胞增生,增强血管通透性,加速新血管形成的作用[2]。在心肌梗死及心肌缺血的发展过程中,缺血缺氧可诱发VEGF进入心肌间质,参与体内缺血心肌侧支血管的生成[3]。体内和体外实验发现VEGF表达升高是心肌细胞对缺血和/或缺氧作用的适应性反应,表明VEGF不仅在生理状态下调节新血管形成,还能在病理状态下的适应性新生血管形成中起作用,推测给予外源VEGF可以加速心肌新血管形成,提高侧支血流,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状态。林欣等[4]总结了VEGF用于心肌梗塞后治疗的可行性依据,即VEGF可促进侧支循环早期重建和预防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VEGF在应用时也有其不利影响,如它有可能参与粥样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刺激靶器官以外的血管新生,包括眼底的血管新生和刺激隐潜的肿瘤。另外,其蛋白价值昂贵,不易制备,体内半衰期短,基因治疗的靶向性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bFGF是一种强的血管源性生长因子,可刺激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神经细胞的生长,是血管新生的必要条件[5]。正常心肌中可见少量bFGF表达,缺血缺氧可诱导bFGF表达上调。近年发现,该因子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6]。Miyataka等[7]开胸结扎犬冠脉左前降支制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向缺血心肌内多点注射bFGF 300 μg,4周后发现非梗死区域心肌血流增加,梗死面积缩小。其他研究证实,外源性的bFGF可以促使心肌缺血和梗死区域的血管新生和侧支循环形成[8]。总之,bFGF应用于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这些研究大多还处于基础实验向临床过渡的初期阶段,bFGF应用的给药途径,剂量,安全性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面对机遇,中医药在研究促血管生成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即安全性、作用多靶点性、方便性和无创性。然而这方面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空缺。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对理气活血中药在促血管生成机制方面做初步探讨。
活血通脉灵由丹参、元胡、柴胡、枳壳、当归、赤芍、川芎、檀香8味中药组成。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实,丹参素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及细胞缺血缺氧所致的代谢障碍;另外,丹参能加强心肌收缩力,而不增加心肌耗氧量,此作用随用药时间而增强[9];元胡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并可降低心肌酶活性,减轻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缺血坏死。柴胡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及降低血压;药理表明枳壳能增加冠脉血流,降低外周阻力,抑制血栓形成和平滑肌收缩[10];当归具有抗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作用,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冠脉循环作用[11];赤芍可以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抑制炎症反应[12]。有人总结,川芎嗪抗心肌缺血的循环机制为扩张冠脉,保护冠脉内皮,改善微循环等;其抗心肌缺血的非循环机制为降低心肌耗氧,抑制氧自由基作用,改善心肌细胞的代谢抑制状态等[13]。
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VEGF,bFGF低水平表达,这属正常情况,心肌细胞以此维持一定血管密度和通透性。在模型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活血通脉灵大、小剂量组中均有表达,且活血通脉灵大、小剂量组表达量高于前两组,说明活血通脉灵能促进缺血心肌表达VEGF,bFGF,提示该药有促血管生成作用,这可能是该药对于缺血心肌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1] 黄起壬,何 明,李 萍,等. 油茶皂苷抗心肌缺血大鼠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9):1034.
[2] Scholz D, Cai WJ, Schaper W. Arteriogenesis, a new concept of vascular adaptation in occlusive disease[J]. Angiogenesis, 2001, 4 (4): 247.
[3] Xu X H, Chen J G, Zhu J Z. Primary study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J]. Forensic Sci Int, 2001, 118 (1): 11.
[4] 林 欣,江时森 .VEGF治疗心肌梗塞后血管侧支循环早期重建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微循环,2001,5(2):89.
[5] Lee CH, Smits PC. Vascular growth factors for coronary angiogenesis [J]. J Interv Cardiol, 2002, 15(6):511.
[6] 刘 莹,孙立军,宦 怡,等. bFGF促进缺血心肌血管生成和改善心肌功能的实验研究[J]. 心脏杂志,2006,3: 280.
[7] Miyataka M, Ishikawa K, Katori R.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increased regional myocardial blood flow and limited infarct size of acutely infracted myocardium in dogs [J]. Angiology, 1998, 49(5): 381.
[8] 刘 莹,孙立军. 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对犬急性心肌梗塞后血管生成作用[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 385.
[9] 吴万征. 丹参素研究概况[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1,8(3):17.
[10] 雷载权,张廷模. 中华临床中药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55.
[11] 黄伟晖. 当归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01,26(3):147.
[12] 蒋跃绒,殷惠军,李立志,等. 赤芍801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9):839.
[13] 张 洁,王 健,周其全. 川芎嗪抗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微循环,2003,7(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