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植物根中化学成分的薄层色谱对比研
2.6.2 B样品的薄层对照B样品为醋酸乙酯提取液中的可溶于乙醚部分,除去乙醚至浆状物,分别称取0.1 g加入乙醚至10 ml,用血色素管点样20 μl,薄层对照,点好样的薄层板:①置于盛有石油醚∶醋酸乙酯=8∶2的展开缸内饱和1 h,然后展开,展距14 cm,展毕除去展开剂后于紫外灯下观察萤光。结果见图6。由图6可知,采用醋酸乙酯为提取液,石油醚和醋酸乙酯为展开剂的薄层对照,雷公藤及昆明山海棠均含有6个斑点,提示化学成分相同;②置于盛有环己烷∶醋酸乙酯∶冰醋酸=20∶2.5∶0.9的展开缸内直接展开,展距14 cm,展毕除去展开剂于紫外灯光下观察萤光。结果见图7。由图7可知,采用醋酸乙酯为提取液,环己烷、醋酸乙酯及冰醋酸为展开剂的薄层对照,雷公藤有11个斑点,昆明山海棠有10个斑点,提示雷公藤第11个斑点与昆明山海棠不同外,其他相同,说明所含化学成分相同。
2.6.3 乙醚不溶部分C样品对照 雷公藤根和昆明山海棠根的醋酸乙酯提取液中的乙醚不溶物能溶于乙醇,氯仿,氢氧化钠的稀液中,加酸后又使液体浑浊产生沉淀,加热后先软化,然后燃烧发出浓烟,并具有松节油类的味,故认为是树脂。图6 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醋 图7 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酸乙酯提取液的薄层对照 醋酸乙酯提取液的薄层对照(展开剂:石油醚和醋酸乙酯) (展开剂:环己烷、醋酸乙酯及冰醋酸)
3 讨论
本实验采用乙醚、氯仿、醋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分别对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植物根顺序热提取。其提取液经浓缩后的相对应部位的酯溶性部分进行预试,观察到它们这三部分对5%磷钼酸乙醇液,1%香兰素-盐酸试剂,酸酐-浓硫酸,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氯仿-浓硫酸,重氮化试剂,4-氨基安替匹林-铁氰化钾,斐林试剂,2,4-二硝基苯肼,氨性硝酸银均呈阳性反应。结果提示,酯溶性成分中含萜甾类、酯性物质、醛酮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不饱和化合物。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雷公藤根和昆明山海棠根在各相对应的分离过程中均能取得相对应的化学成分,这可从薄层色谱(见图2~7)预试、熔点的对比上反映出来,我们认为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植物根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基本是一致的[10,11]。因此,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在临床上的用途以及产生的副作用显然有相似之处。
若要提取、分离雷公藤中某种单体有效成分供研究之用,要注意选用药材的品种、部位和质量,以降低生产成本。
实验结果对进一步研究雷公藤及昆明山海棠在临床上的应用,对进一步分离、提纯雷公藤及昆明山海棠所含的化学成分及研究各化学成分的结构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其薄层色谱层析法的检查结果可作为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植物的生药鉴定,以及判断质量的指标。薄层鉴定结果也可以作为临床用药参考,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用药毒性。
【参考文献】
[1] 苗抗立,张晓康,董 颖.雷公藤属植物化学成分的药理研究[J].中国现代临床学,2005,4(4):35.
[2] 周激文,周争立,李文琦.昆明山海棠提取物的活性研究及其成分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5):44.
[3] 张航行,耿会玲,杨维霞. 昆明山海棠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2,23(6) :122.
[4] 黄先石,邹忠梅,刘新平.昆明山海棠的鉴别研究[J].中草药,1986,17(1) :33.
[5] 阙慧卿, 耿莹莹.雷公藤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5,36(11) :52.
[6] 夏 焱,高文远.雷公藤属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5,36(7):39.
[7] 尹新芹,张东升.雷公藤的临床作用进展[J].医学综述,2001,7(7):438.
[8] 王瑶瑶,于俊生.中药拮抗雷公藤多甙抗生育活性的研究[J].吉林中医药, 2008,28(2):143.
[9] 李贤光.昆明山海棠与雷公藤药理学对照研究①[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27(2):107.
[10] Jiny,Wei Y,Xiong L,et al.Differential regulationof survivin by p53 contributes to cell cycle dependent-apoptosis[J].Cell Res ,2005,15(5) :361.
[11] Carter BZ,Makd H,Schober WD,et al .Triptolideinduces caspasedependent cell death mediated viathe mitochondrial pathwayinleukemic cells[J].Blood,2006 ,108(2) :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