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香黄檀产地适宜性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5-19

  2.2  降香黄檀适宜产区与实际分布、历史记载及种植实践的相似度分析利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中山大学植物标本馆、海南省热带林木标本馆、广西植物标本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的标本记录以及世界生物多样性信息机构(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GBIF)的记录,收集降香黄檀的实际分布资料:有53个分布点(海南26个分布点,广东19个分布点、广西3个分布点、福建3个分布点、云南2个分布点),除海南外其余分布点均为栽培种植。同时收集相关引种栽培的文献资料,在广西南宁、马山、凭祥、合浦[5~9]等地及福建漳州云霄、漳浦、龙海、华安和莆田仙游[10~16]等地引种成功并有大面积栽培。项目组还对降香黄檀野外分布和栽培种植点开展实地调查采样,发现降香黄檀在海南全岛都能生长。这些数据与TCMGIS-I系统对降香黄檀产地适宜性分析,得出降香黄檀在全国适宜分布区包含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省区的分析结果有较好的重叠性,与历史记载和生产实践高度吻合,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该系统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为中药材引种和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3  讨论
   
  一种药材道地产区的形成,取决于生态气候等环境因子[19,20],还受到各种地理因素、社会因素、各地种植习惯等的影响。本文主要根据实际分布点及对应的气候、土壤等5种环境因子关系,利用TCMGIS-I系统从点上反推其面上的可能适宜分布区,发现以海南东方和昌江为道地药材分析基点,相似系数95%~100%的最适宜区为海南、广东和广西,分布连续,应最优先发展;相似系数90%~95%的适宜区还包括福建、台湾,可适当发展。同时引种栽培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温度为降香黄檀引种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发现其最低能抵御0℃左右的极端低温,应选择积温≥10℃的地区引种种植;②极度干热的气候也限制其快速生长,种植时密度不易过大;③对光照的要求较强,应选择向阳坡种植;④不耐水涝,种植时不易选择低洼和不通风地种植。

  TCMGIS-I系统得到的最适宜区中海南占到总面积的71.9%,说明海南最适宜降香黄檀生长。但近十年海南降香黄檀野生资源分布面积急速下降,野外调查发现海南现存30年树龄以上的野生降香黄檀不足50株。由于其心材药用和木材价值高,种植和引种势头逐年加强。本文希望通过降香黄檀产地适宜性分析指导种植户科学合理引种栽培,以防种植户仅凭其高的经济价值,盲目引种栽培,最终难以培育成材。

【参考文献】
    [1]蔡岳文,曾庆钱,严 振,等.降香黄檀规范化栽培技术[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7,21(1):14.

  [2]王 超,王胜军,谢宜芬.降香黄檀人工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通报,2008,14(23):221.

  [3]罗文扬,罗 萍,武丽琼,等.降香黄檀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J].热带农业科学,2009,29(1) :44.

  [4]陈定如,王 缺.降香黄檀、鸡冠刺桐、刺桐、白花油麻藤[J].广东园林,2009,2:76.

  [5]黄永标.广西马山县古零石灰岩山区林业综合开发[J].广西林业科学,1998,4:213.

  [6]蔡道雄,卢立华.珍贵树种降香黄檀[J].广西林业,2004,6:39.

  [7]郭文福,贾宏炎.降香黄檀在广西南亚热带地区的引种[J].福建林业科技,2006,33(4):152.

  [8]倪 臻,王凌晖,吴国欣,等.降香黄檀引种栽培技术研究概述[J].福建林业科技,2008,35(2):266.

  [9]唐玉贵,蒋 燚.几个值得大力发展的优良珍贵树种(二)[J].广西林业科学,2008,37(4): 197.

  [10]蔡金清.降香黄檀栽培技术与引种试验初报[J].林业建设,2006,4:8.

  [11]林伟龙.降香黄檀引种试验栽培技术与推广[J].林业勘察设计,2008,1:181.

  [12]林丽玉.福建省仙游县降香黄檀造林现状与展望[J].科技信息,2008,8:324.

  [13]叶水西.闽南丘陵山地降香黄檀不同海拔造林初步效果研究[J].海峡科学, 2008,(12):95.

  [14]黄泉生.降香黄檀引种试验初报[J].热带林业,2009,34(3):36.

  [15]曾宏才,曾和生.降香黄檀育苗技术[J].福建热作科技,2009,34(2):22.

  [16]李凤辉.茶园套种降香黄檀效应的初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9,36(2): 273.

  [17]何明通.海南岛降香资源的调查[J].中药材,1987,6:20.

  [18]郑万钧.中国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1409.

  [19]Baker RHA, Sansford CE, Jarvis CH, et al. The role of climatic mapping in predicting potential distirbution of non-indigenous pests under current and future climates[J].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0,82:57.

  [20]Forman RTT. Growth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to explain the hierarchical distributions of a moss, Tetraphis pellucida[J]. Ecological Monographs, 1964,19:474.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