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钩方治疗肾性高血压大鼠的实验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5-19

  3 结果

  3.1 天钩方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模型组血压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升高,各给药组均能降低模型大鼠血压,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天钩方各剂量组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结果见表1。表1 天钩方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3.2 天钩方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清AngⅡ含量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中大鼠血清AngⅡ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AngⅡ含量(P<0.01),天钩方各剂量组对血清AngⅡ含量的影响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果见表2。  表2 天钩方对肾性高血压大鼠AngⅡ的影响

  3.3 天钩方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清中SOD、MDA、GSH-Px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中大鼠血清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均能明显提高血清SOD、GSH-Px酶活力(P<0.01),降低血清MDA含量(P<0.01)。结果见表3。表3 天钩方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清SOD,MDA,GSH-Px的影响

  3.4 天钩方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清NO,NOS,iNOS含量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中大鼠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血清NOS和iNOS的活性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均能明显提高血清NO含量(P<0.01),降低血清NOS和iNOS活性含量(P<0.05,P<0.01)。结果见表4。

  4 讨论

  在降压药物研究中,高血压动物模型的建立有多种方法,如盐性高血压、自发性高血压(SHR)、神经内分泌型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型高血压、肾外包扎型高血压等。其中肾动脉狭窄型方法的造模原理是狭窄肾动脉造成肾脏缺血,导致肾脏内肾素形成,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升高,使血压升高。模型表现与临床高血压尤其是继发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改变相似[1]。此法的手术成功率较高,可达到80%以上,术后大鼠血压稳步增高,到4周后形成稳定的高血压[2]。本实验造模4周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大鼠收缩压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表明RHR大鼠造模成功,可用于药物研究。模型大鼠按照血压水平分层后随机分组,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然后进行正式实验。给药8周后,给药组各组大鼠的收缩压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并能够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含量(P<0.01),在给药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关系。表明天钩方具有良好的降血压作用。表4 天钩方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清NO,NOS,iNOS含量的影响

  现代研究显示,内皮功能损伤是高血压病产生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表现,高血压病出现内皮功能损伤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其中氧化应激产物堆积降解NO是其重要的机制之一。NO是由NOS通过将底物L-精氨酸的胍基氮原子末端的5个电子氧化形成L-胍氨酸的同时产生的。NO自由扩散到邻近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激活一系列的G蛋白激酶,从而引起血管舒张[3]。NO对血管张力和血压的调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均表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NO水平下降,NOS的基因表达异常,EH患者存在NO生成缺陷,见有血管舒张功能障碍[4]。近期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NO功能失调不仅与NO合成减少有关,还与NO被超氧阴离子破坏过多有关[5]。高血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内的氧自由基活性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弱。SOD,GSH-Px都是内源性抗氧化系统的重要抗氧化酶之一,可以有效地消除氧自由基,从而保护NO不受氧自由基的破坏,保持血管正常的舒缩活性,而MDA的含量可有效反映体内脂质过氧化损伤和氧化应激的水平。本研究证实,与假手组比较,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血清NO含量和血清SOD,GSH-Px活力明显降低(P<0.01),血清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说明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见有明显的氧化应激损伤和内皮功能失调的表现。但模型大鼠血清NOS和iNOS含量升高,可能是由于NO降解导致NOS和iNOS活性代偿性升高,也间接说明模型大鼠NO含量降低可能是由于体内超氧阴离子破坏过多导致,这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证明。本研究显示,天钩方能够明显升高血清NO含量和血清SOD、GSH-Px活力(P<0.01),降低血清MDA含量(P<0.01),并可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从而说明,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是天钩方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1] 徐叔云,卞如濂,陈修. 药理实验方法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戴 勇,彭武建,徐卓佳. “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改进[J].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3,23(2):60.

  [3] Thomas GD,Zhang W ,Victor RG. Nitric oxide deficiency as a cause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promising new drug targets for refractory hypertension[J].JAMA,2001,285:2055.

  [4] Leclercq B,Jaimes EA,R L. Nitric oxide synthase and hypertension[J].CurtOpin NephrolHypertens,2002,11:185.

  [5] Calo LA.Davis PA.Pagnin E,et a1. NADPH oxidase,superoxide overproduction and nitric oxide bioavailability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J].J Hypert,2005,23:665.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