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肾气丸与右归丸对肾虚大鼠肾功能及激素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诏,吕翠霞,陶汉华 时间:2015-05-19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的比较40只Wistar大鼠,模型组大鼠在游泳过程中死亡2只,肾气丸组大鼠在药物干预过程中死亡1只。存活情况:模型组8只,右归丸组10只,肾气丸组9只,空白组10只。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模型组倦怠、精神萎靡,自主活动少,时扎堆,畏寒怕冷,皮毛光泽差,竖毛现象明显,反应逐渐迟钝,饮食减少,大便质稀,游泳时间逐渐减少;右归丸组精神差,稍消瘦,自主活动少,有扎堆现象,饮食少,部分有竖毛现象,大便稀,小便多,游泳时抗疲劳能力差;肾气丸组饮食渐增多,质量略增加,无竖毛现象,皮毛光泽好,自主活动明显较多,游泳时抗疲劳能力稍强;空白组精神好,饮食可,活动正常,皮色光泽,大小便正常。

  3.2 肾脏病理损害情况的比较模型组局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变性坏死,腔内偶见蛋白管形;右归丸组肾皮质结构紊乱,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组织坏死严重,肾小管扩张,肾小球溶解碎裂,残存少量肾小管内可见多量管形;肾气丸组组织肾小管变性坏死,局部淋巴细胞浸润范围较大,肾小管中可见蛋白管形。见图1~3。空白组组织结构正常,肾小球结构形态正常,肾小管上皮排列紧密,偶见浊肿脱落,未见管形、局部炎性细胞浸润。图1 模型组被破坏的肾小球 图2 肾气丸组肾小球变化图3 右归丸肾脏病理损伤由上可见,模型组、右归丸组和肾气丸组均有肾脏病理损害,模型组与右归丸组损伤较重,肾气丸组明显好于以上两组。

  3.3 血清BUN、Cr、Renin、AngⅡ、ALD的变化见表1~2。表1 实验前后BUN、Cr的变化比较表2 实验前后Renin,AngⅡ,ALD的变化比较

  4 讨论

  理想的肾虚证动物模型是中医肾对生殖调控理论实验研究的前提,也是开展研究的重要影响因素,肾虚动物模型尤其是肾阳虚动物模型的建立是各类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较早的一种。研究肾主生殖理论的实验动物模型大多是模拟性功能低下为主要特征的肾阳虚模型,造模方法主要包括病因及药物等几种方法,其中药物造模又以肾上腺皮质为主,沈自尹教授研究组对该造模方法进行了多年研究[1],发现该造模方法较好地模拟了肾阳虚所致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结构和功能的变化,通过对肾虚证性腺轴相关指标及药物反证作用的观察,发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生殖机能与“肾主生殖”机理相吻合。这一造模方法为中医肾主藏精、主生殖机能理论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方法也成为目前制作肾虚证模型的经典方法。在我们前期研究中,建立了一种完全遵循经典的中医理论,房劳-疲劳导致肾虚的传统病因肾阳虚动物模型,该模型不同于简单的药物或手术法制造的病理模型,而且更加符合中医传统理论“肾虚证”形成的情况。然而,病因造模时间较长,且因动物个体差异,造模过程产生一定困难,因此,本次研究中对造模方法加以改进,采用病因加药物的方法进行动物造模,现在应用药物制造肾衰动物模型的方法较多。而较常使用的模型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腺嘌呤诱发的CRF模型[2]。二者相比较,腺嘌呤诱发的CRF模型更符合药物中毒性慢性肾衰的发病机理。而临床上药物中毒常见的是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霉素、中药关木通、马兜玲等,因此我们选择了应用“劳倦过度、房室不节加注射庆大霉素”二者结合的方法制造肾虚动物模型进行研究,符合中医传统病因病机理论,更加符合临床客观实际。本次研究中,检测的肌酐、尿素氮是反映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造模后较造模前有明显升高,醛固酮明显降低,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本实验采用的造模方法对大鼠“肾虚”的形成,有明显效果。中医认为“肾主水”,即具有主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现代医学认为,肾脏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中肾素可以起到调节醛固酮的分泌、调节血量及血液中Na+、K+浓度的作用。人体尿的生成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与分泌等过程。肾的泌尿机能又受着丘脑下部-神经垂体合成和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和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醛固酮的调节,而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肾素-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血K+、Na+浓度等的调节。中西医学在这方面的总体认识是相同的。因此,本研究中观测了反映“肾主水”功能的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等指标,结果表明,造模后较造模前,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无明显变化、醛固酮有明显降低,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本研究采用的造模方法对大鼠的“肾主水”功能有明显影响,造成“肾主水”功能的失调。从造模前后的病理切片观察,显示造模后肾脏局部组织有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变性坏死,偶见蛋白管形等典型的肾脏损害的表现。病理形态学表明本研究所采用造模方法造成了较为明显典型的肾脏损害。由此可见,造模无论从肾功能、醛固酮激素“肾主水”的指标及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看,造模过程取得了较好效果,从大鼠的一般情况的观察结果看,符合一般肾阳虚证的表现。因此,本模型的成功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肾阳虚证的本质、补肾方剂的作用机理及药物筛选,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对比Cr、Bun、Renin、AngⅡ、ALD水平,模型组、肾气丸组、右归丸组用药后组间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肾气丸、右归丸均采用蜜丸,灌胃前再溶于水,配制灌胃药液,蜜丸中的蜂蜜增加了药液的黏稠度,造成一定的灌胃困难,大鼠挣扎现象严重;右归丸方中,部分药物滋腻碍胃,影响大鼠食欲,导致饮食减少,体重减轻,曾导致用药组大鼠出现明显的消瘦,部分影响了药效发挥;②肾阳虚在临床上往往是长期多种原因所导致的,形成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实验条件所限,实验中造模时间偏短,用药时间也偏短,加之前述药物对大鼠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造成用药的两组与模型组对比改善效果无统计学意义;③对短期的急性肾功能损伤,机体存在相当的自我代偿和修复能力,这可能是导致模型组与用药两组肾功能改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一个原因。但从实验后对指标及病理形态学改善情况看,肾气丸组数据及病理观察结果看,其肾功能损伤及“肾主水”功能障碍是最严重的,但是实验后其大鼠肾功能及“肾主水”恢复却是最明显、最快的。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无论从对肾组织的形态学观察还是测定指标看,肾气丸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促进其肾功能恢复和损伤形态的修复方面均优于右归丸组或模型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肾气丸补肾温阳的功效较为明确,可以保护肾功能,较短时间内即可对大鼠肾功能损伤起到改善作用;并促进对肾小管的修复、消除蛋白管型等,可以起到恢复“肾主水”功能的作用。说明以“三补三泻”“少火生气”为配伍特点的肾气丸可能更适合于治疗肾功能损伤,尤其是兼有水液代谢障碍的“肾阳虚”患者。可以起到保护肾功能、促进肾小管的修复的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肾气丸与右归丸不同补肾机理,为临床更准确、更有针对性地运用两个补肾名方提供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 沈自尹.肾阳虚证的定位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1):50.

  [2] 李 哲,孙 静,李 震,等. 劳倦过度,房室不节肾阳虚动物模型小鼠舌象研究[J]. 山东中医药学报,2006,30(4):324.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