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利尿颗粒水提工艺的正交实验法优选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5-19

  2.5数据分析对表2数据进行直观分析,以甘草酸含量及出膏量为评价指标,均可得出影响水煎煮因素的主次顺序为C、A、B,最佳提取工艺为C3A3B2。对二者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4,因素A、C对出膏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因素B对出膏量有显著影响,因素C对甘草酸提取量有极显著影响。根据以上结果,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C3A3B2,即加水煎煮3次,10倍量,提取2 h。表3甘草酸方差分析表4出膏量方差分析

  2.6验证实验与结果称取生甘草、白茅根、赤芍、紫苏叶、生姜、猪苓等6味药共3份,按上述制备工艺进行验证,结果与正交实验结果相符,说明本提取工艺稳定可行。结果见表5。

  3讨论

  3.1 煎煮方法的确定方中生甘草、白茅根、赤芍、紫苏叶、生姜、猪苓等药材在临床上以汤剂应用。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煎煮法可使所含成分得到较完全提取,从而保证制剂的疗效。表5验证实验结果

  3.2 评价指标的选择甘草为本品方中的君药,甘草酸是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炎、解毒、保肝和增强免疫等作用[5],这与本颗粒剂的功能主治一致;而浸膏得率是评价水提取效率的传统手段,故评价指标确定为上述两项亦是合理可行的。

  3.3 最佳工艺的确定根据以上结果,结合临床用药与生产实际,确定本品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水煎煮3次,每次加水10倍量,提取2 h/次。

【参考文献】
   [1]张娟,杨中林,李萍.甘草中甘草酸的制备工艺研究[J].中成药,2007,29(5):686.

  [2]周斌,高文远,张铁军.甘草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J].中成药,2007,29(9):1405.

  [3]王艳平,夏新华,王杰英.正交试验法优选紫蒲颗粒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成药,2009,31(1):133.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9.

  [5]谢松梅,崔慧斐.甘草酸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06,8(3):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