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酒缸的生药学研究
3.2.2茎横切面类圆形。①表皮细胞1列,类长方形,排列紧密。②皮层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胞间隙稍宽,排列疏松,有方晶散在。③韧皮部较窄,外方有纤维断续排列成环。④形成层不明显。⑤木质部宽广,导管壁较薄,单个或2~3个相聚;木纤维排列紧密,成群散在。⑥射线细胞类圆形,多由1~2列细胞组成。⑦髓部较宽,细胞类圆形,可见方晶。见图3~4。1.木栓层2.皮层3.韧皮部4.纤维5.导管6.射线图1清酒缸根横切面详图(400×)1.木栓层2.皮层3.纤维4.韧皮部5.方晶6.木质部图2清酒缸根横切面简图(40×)1.表皮2.皮层3.纤维4韧皮部5.木纤维6.导管7.射线8.方晶9.髓部图3清酒缸茎横切面详图(400×)
3.2.3叶横切面①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上表皮细胞较大,类圆形或长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类圆形,细胞外壁不见增厚;偶见气孔和非腺毛。②栅栏组织1列,圆柱形,排列紧密,不通过主脉;海绵组织数列,排列疏松。③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外方纤维束呈凹槽形。见图5~6。1.表皮2.皮层3.韧皮部4.木质部5.方晶6.髓部图4清酒缸茎横切面简图(40×)1.上表皮细胞2.栅栏组织3.海绵组织4.纤维5.韧皮部6.木质部7.下表皮细胞图5清酒缸叶横切面详图(400×)1.上表皮细胞2.栅栏组织3.海绵组织4.纤维5.木质部6.韧皮部7.下表皮细胞图6清酒缸叶横切面简图(100×)
3.2.4叶表面制片叶上表面细胞不规则,波浪状突起,排列紧密,无气孔分布。叶下表面细胞呈不规则形,气孔密集,轴式多为平轴式,偶见不定式。见图7~8。
3.2.5粉末特征干燥粉末米黄色。①淀粉粒极多,单粒淀粉粒类球形或椭圆形,直径8.4~15 μm,脐点裂缝状或人字状,层纹不明显;复粒淀粉粒由2~4粒组成,脐点和层纹都不明显。②方晶较多,单个散在,呈棱形、方形或多面形。③晶鞘纤维较多,单个散在。④纤维少见,长1.1~1.5 mm,端尖长。⑤孔纹导管较多,可见螺纹、梯纹导管。⑥非腺毛较多,长2.6~3.4 mm,表面有疣状突起,壁厚。见图9。1.上表皮细胞2.非腺毛图7清酒缸上表皮(400×)1.气孔2.非腺毛3.下表皮 图8清酒缸下表皮(400×)1.晶鞘纤维2.淀粉粒3.方晶4.纤维5.腺毛6.非腺毛7.导管图9清酒缸粉末图(400×)
4讨论
通过上述研究表明,清酒缸的主要生药学特征有:①根韧皮部可见韧皮纤维成群散在,木纤维多,断续成环分布。②茎皮层有方晶,韧皮部有纤维断续排列成环,木纤维成群散在,髓部较宽,可见方晶。③叶主脉维管束外韧形,外方纤维束排列呈凹槽形,栅栏组织不通过主脉,海绵组织疏松。④粉末可见众多晶鞘纤维,方晶、淀粉粒众多。上述特征既可对进行清酒缸生药鉴别,又可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4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44.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240.
[3]杨春澍.药用植物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