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内酯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5-19

  实验结果表明,冷却液的温度越低,滴丸收缩越多滴丸的硬度越好;反之则硬度差。结果确定冷却液合适温度为6~8℃。

  2.7  滴速的选择滴速主要影响滴丸的黏连度。滴速快,相邻的液滴容易粘合并融合在一起,滴速慢则效率低不利于实际生产。本实验发现如将把控制滴速的阀门完全打开,让料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行滴制,滴速为46滴/min,结果滴丸并未出现黏连现象,因此滴速选择46滴/min。

  2.8  正交设计实验在单因素筛选的基础之上,选出决定滴丸质量的四个因素:(A)药物与基质的配比,(B)料温,(C)滴距,(D)冷却剂温度。每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选用L9(34)表安排实验,以硬度、圆整度、拖尾、黏连、崩解时限、丸重差异变异系数作为评价标准选择最佳成型工艺。因素水平见表5,成型工艺实验及结果见表6,外观指标方差分析见表7,丸重差异方差见表8,崩解时限方差分析见表9。表5  因素水平,表6  正交实验及结果,表7  外观指标方差分析,表8  丸重差异方差分析,表9  崩解时限方差分析(略)。
 
  由表6和表7可知,对滴丸的外观指标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为A>D>B>C,优化条件为A1B3C1D3。由表6和表8可知,对滴丸的丸重差异(越小越好)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为B>D>C>A,优化条件为A1B2C2D1。由表6和表9可知,对滴丸的崩解时限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为C>B>D>A,优化条件为A1B2C3D2。
   
  方差结果可见,因素A对滴丸外观质量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崩解时限和丸重差异的影响较小,故选择A1;因素B是丸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故选择B2;因素C对滴丸崩解时限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外观质量和丸重差异的影响较小,故选择C3;因素D是外观质量和崩解时限的第二影响因素,但是两者的条件刚好相反,因此择其中选D2,即冷却剂的温度为6℃。优化后的条件是:A1B2C3D2,即药物∶基质=1∶3;料温为90℃;滴距为7 cm;冷却液温度为6℃。

  2.9  验证性实验用最佳的生产工艺(药物∶基质=1∶3;料温为90℃;滴距为7 cm;冷却液的温度为6℃)重复滴制3批滴丸按照平均丸重、重量差异、崩解时限为评价标准对3批滴丸进行评价,结果见表10。表10  穿心莲内酯滴丸工艺验证实验结果(略)

  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用正交实验优选穿心莲内酯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3  讨论
   
  实验表明,滴丸的质量与穿心莲内酯在基质中是否均匀分散密切相关,所以制备前要将穿心莲内酯和基质混匀后再加入到水浴上。
   
  滴丸的成型和滴丸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优选制备工艺时,选择任一指标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实验在设计时,在进行单因素考察时就以滴丸的外观质量包括硬度、圆整度、是否拖尾、是否黏连为评价指标确定一个范围,然后再进行正交实验时增加了重量差异和崩解时限这两个评价标准避免了标准的片面性,使评价标准客观、全面、合理、可靠。

【参考文献】
    [1]戴桂馥, 王俊峰, 何帅伟, 等. 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6,28(7):1032.

  [2]陈炯华,符为民.穿心莲内酯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4, 13(2):87.

  [3]王景云. 穿心莲滴丸及穿心莲内酯片释放度的比较实验[J].河南中医药学刊, 2001,17(4):29.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