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丁香不同部位橄榄苦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5-19

  2.6  精密度实验按上述色谱条件,用浓度为0.03 mg/ml的对照品标准液进样5次,每次20μl,分别测得记录峰面积,结果测得峰面积的RSD为0.96%。

  2.7  稳定性实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20μl于0,2,4,6,8,24 h进样,记录峰面积,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橄榄苦苷峰面积RSD为0.56%,结果表明,样品溶液在12 h内稳定。

  2.8  重复性实验取小叶丁香花、茎和叶粉末各6份,按照“2.4”项制备样品的方法制备样品溶液,再按照上述色谱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复性良好,花中橄榄苦苷的平均含量为1.05%,RSD为1.0;茎中橄榄苦苷的平均含量为0.84%,RSD为1.3%;叶中橄榄苦苷的平均含量为1.40%,RSD为0.8。

  2.9  回收率实验取5.0 g小叶丁香花、茎和叶粉末各6份,按照上述制备母样品溶液的方法制备样品溶液各6份,分别准确加入0.02,0.04,0.06 mg·ml-1橄榄苦苷对照品各10 ml,进行3组平行实验,每组2份,按照上述色谱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收率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41%,RSD为1.46%。

  2.10  样品的测定 取小叶丁香不同部位的粉末按“2.4”项中方法制备样品溶液6份,按照上述色谱条件进行分析,测定橄榄苦苷的含量。结果表明花中橄榄苦苷的平均含量为1.37%,RSD为1.2%;茎中橄榄苦苷的平均含量为0.87%,RSD为1.1%;叶中橄榄苦苷的平均含量为1.03%,RSD为1.5%。

  3  讨论
   
  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小叶丁香中橄榄苦苷的含量,方法准确、灵敏、快速,为小叶丁香中橄榄苦苷的研究开发提供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指标。
   
  实验结果表明,采自伏牛山区嵩县车村镇的小叶丁香,不同部位橄榄苦苷的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别,其中花中橄榄苦苷的含量最高,茎中含量相对较低。研究为小叶丁香中橄榄苦苷的提取纯化和该药材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陈 荣. 中国树木分类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1051.

  [2]尹卫平,李月华. 丁香属河南小叶丁香挥发油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98,29(4):225.

  [3]吴鸣建,董建军,张海艳,等. 小叶丁香组织培养生成橄榄苦苷(Ⅰ) [J].中草药,2005,36(4):603.

  [4]游双银,尹卫平,张 丽,等. 聚酰胺膜在橄榄苦苷分离上的工艺研究[J].中成药,2007,29(8):5321.

  [5]吴鸣剑,赵天增,张海艳,等. 小叶丁香化学成分研究(Ⅰ) [J]. 中草药,2003,34(1):7.

  [6]吴鸣剑,赵天增,张海艳,等. 小叶丁香化学成分研究(Ⅱ) [J]. 中草药,2003,34(7):594.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