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约束条件下中药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
3.1 实施动态监测,建立中药资源信息数据库
为了更好地评价和评估中药资源,实施资源资产化管理,在现有的历史资源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监测,加强资源数据的积累和系统收集,摸清我国中药资源的基本数据信息,为区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及预测预报奠定充分的信息资源基础。建立系统实用的中药资源评价体系和中药资源资产评估体系。通过对中药资源的会计核算,尤其是价值核算,可以向社会提供经营者对中药资源消耗、环境破坏进而导致中药沙化退化等成本信息,促使经营者更加合理地承担社会经济责任,公平地计算成本、税收和利益,从而正确地核算国民生产总值和生产成本。中药资源会计核算为各相关利益者提供中药资源、环境变化的各种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不仅可以了解中药资源的供求状况,也可以了解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及合理化程度,进而有助于国家正确制定区域规划和经济政策,进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同时,也可以促使经营者实事求是地进行决策,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强中药资源管理,促使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协调一致,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益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3.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将中草药资源保护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全民对中草药资源的保护意识,严禁乱采滥挖、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破坏中草药资源的行为。中草药资源丰富的省份和地区应建立植物园等人工保护园区,进行活体引种保存;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低温、低湿的人工种质资源库,对中草药种子、果实、花粉、无性繁殖体等活性材料进行保存。
3.3 在技术上探索解决中药资源种植的相关问题
很多中药资源属于道地性中药资源,道地药材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生态地理环境中,通过不断的人为选择而形成的质优、量大的中药材。道地药材对生长环境有着特殊要求,野生的中药材进行人工种植,其药性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药材扩大种植产生了自然约束。因此,在技术上要对这种药材的道地性进行研究,对一些特殊药材的生长环境进行模拟,以保证人工种植中药材的药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就可以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提高中药资源产量和质量。
3.4 对中药资源的生产进行供应链管理
对中药资源的生产和投入进行供应链管理是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解决中药资源约束的重要措施。要在中药资源供求分析基础上,对中药资源的种植、开发、销售、储存、运输等一系列环节进行供应链管理。从供给方面来看,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充分考虑中药材的道地性等自然条件,这就决定了存在一个短期固定的供给水平。超过了这个水平,必然会造成中药资源的过度破坏。因此,要对中药资源进行科学检测,按照其道地性、种植规模、基地选址等多方面情况进行细分,确定供给模式和最高数量水平。从需求角度看,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人们对中药资源的需求可以大致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人们对中药资源的直接需求;另一方面是中药材作为中药产品的加工材料,人们对中药产品的需求而引发的对中药材的需求,也可以称为引致需求。比如人们对罗汉果的需求,不仅包括对罗汉果本身的需求,还包括对将罗汉果加工成中药产品的需求[4]。因此,要对中药资源的需求进行合理预测,其中对中药资源引致需求的确定,要根据产品中该种药材所占比例和药品的市场需求量来确定。
【参考文献】
[1] 蒋维洲.中医药经济要素芹议[J].决策咨询通讯,2004,15(1):25-29.
[2] 郑燕鹏,倪玉娟.中药发展的潜力与瓶颈[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 7(2):31-33.
[3] 高凤清,马英华.中药产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医药学报,2005, 33(4):78-80.
[4] 孙红祥.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兽药杂志,2003, 37(4):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