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温解表药的临床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6-05
【功效比较】 藁本散督脉经风寒,善治巅顶痛;白芷散阳明阴经风寒,善治前额痛;羌活散太阳经风寒,善治后头痛;川芎搜少阳经风邪、解少阳经之邪,善治两侧头痛。
用量:2-10克。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发散,凡血虚头痛及热证均忌用。
葱白
葱白又能解毒散结,可外用敷于疮痈疔毒,及疔毒走黄。
用量用法:3-10克。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不宜与蜂蜜共同内服。
辛 夷
辛夷秉辛温之气而祛风散寒,能上行头面而善通鼻窍。故用于外感风寒之头痛鼻塞,尤为鼻渊证的头痛、鼻塞、香臭不闻、浊涕常流等证的要药。鼻渊证可按证之寒热而酌加配伍。
用量用法:3-10克。本品有毛,刺激咽喉;内服时,宜用纱布包煎。外用适量。
【功效比较】 苍耳子也能治鼻渊病,但偏于散头部风湿,兼治头风头痛;辛夷则偏于散上焦风寒,开宣肺窍。
细辛亦辛通走窜而开窍,可通全身之气,而人心肾二经。白芷亦能芳香通窍,但主要用于散头面风寒而治前额痛、鼻塞。
香 薷
香薷外能解表而发汗,内能化湿以和中。故常用于夏季乘凉、饮冷或外感风寒、暑湿而致的感冒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及霍乱腹痛吐泻等证。
香薷能发越阳气,通利水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对脾虚水肿患者,尤能散水和脾,是以其调中脏温中土之故也。
【功效比较】 扁豆健脾化湿消暑;荷叶升达清气而消暑;香薷散利湿浊而祛暑。
冬季伤寒的表证用麻黄;夏季伤暑的表证用香薷。
用量用法:3-10克,利水退肿须浓煎。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较强,表虚有汗者忌用。
参 考 文 献
[1]钟赣生.常用中药功用鉴别辛温解表药《中国农村医学》 1998年第26卷第8期,57-58页.
[2]周鲁,唐向阳,付超,彭世虎.解表类中药的模糊聚类分析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博士论文 2000年度.
[3]翁维健.解表药类(问答之一)[J];中药材;1981年02期.
[4]邹文俊,雷载权,张廷模.解表用药规律的探讨[A];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上一篇:论蒙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
下一篇:中医药科学数据建设的初步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