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配方颗粒、相应饮片及汤剂HPLC图谱对比分析
2.5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配方颗粒制备的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6、8、24 h进样,各共有特征峰相对保留时间比值的RSD为0.51%~3.02%,相对峰面积比值的RSD为0.74%~3.12%。
2.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配方颗粒粉末(过4号筛)0.2 g,5份,按供试品溶液处理,各共有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47%~2.51%,相对峰面积的RSD为0.63%~2.28%。
2.7 供试品HPLC图谱的测定
取3个批次枳实饮片、相应配方颗粒和汤剂,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操作,精密吸取20 μL进样测定,得到各样品HPLC图谱。以样品HPLC图谱中辛弗林峰为参照峰(α=1,s峰),求出各样品中均存在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值和相对峰面积值。由于保留时间受实验因素的影响,参考文献[1]方法,对每个峰位的α值根据统计学的处理设定窗口5%,即α值取可信限在≤5%的范围内。按α值的大小次序排列,并计算每个α值项下该峰的相对峰面积值。3个产地饮片、制备的汤剂及中试生产的配方颗粒HPLC图谱见图1。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结果见表1、表2。表1 3批枳实饮片、相应汤剂及配方颗粒特征峰相对保留
时间比较(略)表2 3批枳实饮片、相应汤剂及配方颗粒特征峰相对峰面积比较(略)
3 讨论
实验结果显示,3个批次的枳实饮片、相应配方颗粒及相应汤剂的HPLC图谱共有的色谱峰峰位、峰数一致(见表1),配方颗粒及相应汤剂相对峰面积值相差不大(见表2)。说明经过工艺制备后,在此分析条件下配方颗粒与汤剂具有相同的成分,且各成分间含量比例无明显变化。
枳实中的黄酮类成分存在种类差异[3],因此,如以黄酮类成分作为考察对象,不同批次饮片及相应配方颗粒、汤剂的HPLC图谱肯定存在很大差异。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生物碱类成分辛弗林作为枳实含量测定项下的指标成分[2]。为保证制定的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方法的可行,本实验通过聚酰胺柱吸附黄酮类成分,避免不同产地饮片中黄酮类成分种类不同引起的色谱峰差异。实验中选取了适合生物碱类成分分析的液相色谱流动相,对枳实配方颗粒及相应的饮片和汤剂进行了对比分析。
供试品溶液制备中曾比较了4种方法:①用甲醇回流提取;②用水回流提取;③用甲醇回流提取后通过聚酰胺柱;④用水回流提取后通过聚酰胺柱。液相色谱图显示以甲醇回流提取后通过聚酰胺柱出峰最好,故确定供试品以甲醇回流提取后通过聚酰胺柱制备。鉴于生物碱类成分的特点,在流动相中加入了离子对试剂以实现其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曾比较了在流动相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磷酸、十二烷基磺酸钠-磷酸二氢钾-冰醋酸、二乙胺和三乙胺,结果以十二烷基硫酸钠-磷酸较好。曾试用流动相梯度洗脱,以使图谱中前面的成分得以分离,但由于十二烷基硫酸钠在乙腈中的溶解性不好,结果显示,供试品色谱峰重复性不好,基线不平稳,故而采用了线性洗脱。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72.
[2] 苗明三,李振国.现代实用中药质量控制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04.
[3] 赵 宇,梁逸曾,易伦朝,等.化学模式识别在中药枳实分类中的应用[J].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增刊):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