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脾论治研究进展
3.2 抗蛋白酶作用
余氏等[28]观察肺舒胶囊(参蛤散加味)对COPD大鼠模型的影响,结果发现,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光密度值较模型组减小。
3.3 抗氧化作用
朱氏等[29]研究发现,益气健脾方治疗后COPD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升高而MDA水平降低,说明益气健脾方能改善COPD患者的氧化损伤。史氏等[30]观察清源化痰颗粒对慢支模型的影响,结果发现,肺匀浆MDA含量下降,SOD活力上升。
3.4 其它
周氏等[31]发现,健脾方药如黄芪治疗组支气管黏膜下炎症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减少,肺小动脉管壁、细支气管平滑肌厚度明显较模型组薄,认为黄芪能够减缓COPD患者的气道重构,延缓或阻止COPD疾病的进展。史氏[32]发现,具健脾清肺、化痰平喘作用的清源化痰颗粒能提高体内IL-2的水平。而IL-2通过与反应细胞上的IL-2R结合,诱导Th和Tc细胞增殖、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增强NK细胞及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活性、诱导干扰素产生等,进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叶氏等[33]发现,参麦注射液可改善膈肌舒张功能,延缓膈肌疲劳发生速度,改善膈肌疲劳程度,从而改善通气功能。
4 展望
目前,从脾(胃)论治COPD的研究较为活跃,不仅有理论探讨、临床疗效观察,而且还涉及到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理论探讨部分较为丰富和系统,临床观察部分显示从脾论治有较好效果,机理研究方面已涉及到抗炎性介质、抗氧化、细胞免疫调节以及病理学的改变等内容。但综观目前的研究现状还存在如下不足:①缺乏统一的COPD中医辨证分型及证候诊断标准,不利于研究结果的推广;②缺乏多中心、大规模前瞻性COPD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及临床试验研究;③目前从脾论治COPD多集中于缓解期,应用于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较少;④缺乏与中医药相对应的反映COPD脾虚证的实验模型,中医证与现代医学发病指标的相关性不够明确;⑤从脾论治方药组方的多样性,不利于临床及实验结果的总结、研究成果的推广,并进一步实现产学研的结合。因此,针对COPD脾虚证常见的特点和中医中药治疗COPD的优势,今后应该努力做到:①制定COPD中医辨证分型及证候诊断标准;②加强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的学习,严格科研设计,进行多中心、大规模前瞻性COPD中医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试验研究;③加强实验动物病证模型的研制,从诱因、发病等环节尽量多地考虑中医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按辨证论治的精神,努力研制出COPD脾虚证的实验动物模型,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中医中药在治疗COPD上的作用、特色和作用机理;④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简化和统一中医药从脾论治的方药,以期筛选出疗效明确的方药作重点的药理、药效学、临床的实验研究,争取尽早揭示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量效关系和作用环节;⑤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强从脾论治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实现中西药的优势互补;⑥在进行临床试验研究时,应根据最新的COPD诊治指南,选取合适的西药对照药物,使研究成果具有更强的可信性,提高中医药在COPD治疗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要全保.慢阻肺从脾论治初探[J].中医研究,1999,12(6):4-6.
[2] 何慈胜,李映霞.培土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理浅析[J].江西中医药,2004,35(10):42.
[3] 史锁芳.应用“四季脾旺不受邪”理论治疗慢阻肺探微[J].国医论坛, 1999,14(2):14-16.
[4] 陈晓东.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从脾虚血瘀论治探析[J].中医函授通讯,2000,19(6):20-21.
[5] 史锁芳.曹世宏教授从脾论治肺病的经验[J].新中医,1998,30(10):13-14.
[6] 苑慧清,孔令彪,危北海,等.呼吸系统疾病对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8,6:122.
[7] 施焕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6.
[8] 焦 扬,傅开龙,孙海燕,等.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见症状及证候调查[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7):497-501.
[9] 汤翠英,林 琳,许银姬,等.培土生金法综合治疗对COPD稳定期患者营养状况及肺功能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1):16-19.
[10] 林 琳,许银姬.培土生金法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胃肠功能紊乱[J].中草药,2000,31(8):611-622.
[11] 林 琳,汤翠英,许银姬.健脾益肺冲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11):10.
[12] 王 平.补脾益肺丸治疗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86例[J].四川中医, 2003,21(10):40.
[13] 冯学祯,姚惠青.健脾补肺法结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36例临床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06,36(9):82-83.
[14] 张 玲.益气扶正汤加针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288例[J].陕西中医, 2003,24(10):299.
[15] 司东波.调理脾胃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8):838-839.
[16] 李 光,陈德磊.化痰益肺汤治疗肺气肿37例[J].河南中医,2003, 23(7):31.
[17] 许得盛,王文健,陈伟华.益气化痰、益气健脾、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比较[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8):12-14.
[18] 孙 霞.健脾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湿蕴肺型60例[J].中医药学刊,2006,24(2):371-372.
[19] 史锁芳,王德钧,谈 欧,等.健脾清肺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恶化的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学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9):7-8.
[20] 赵乐天.清肺健脾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 2005,26(11):17-18.
[21] 杨素娟,杨绍俊,杨斐斐.健脾固肾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56例[J].陕西中医,2003,24(4):299.
[22] 赵 文,罗凤鸣,何成奇.肺康复与补肾中药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4(12):2643.
[23] 刘海燕,李建波.化痰止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SIgA的影响[J].河南中医,2004,24(5):27.
[24] 李 旭,黄成静,宋满景,等.黄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脂多糖引起游离钙浓度变化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882-5883.
[25] 张念志,赵丽萍,卓秀珍,等.参七虫草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2):107-109.
[26] 张念志,李泽庚,季红燕,等.参七虫草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 (10):39-40.
[27] 王 胜,季红燕,张念志,等.益肺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液炎症细胞计数和IL-8,TNF-α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 25(2):111-113.
[28] 余 鸿,钟红卫,陈 滟,等.肺舒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肺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6,14(3):1-3.
[29] 朱渊红,王 真,张 弘,等.益气健脾方对气虚痰湿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氧化损伤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2):125.
[30] 史锁芳,曹世宏,李运蔓,等.清源化痰颗粒对小鼠实验性慢性支气管炎的抗自由基损伤作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5):23-24.
[31] 周玉皆,鲁 珊,王志英.黄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9):2229-2230.
[32] 史锁芳.清源化痰颗粒对小鼠慢性支气管炎IL-2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研究,2000,13(3):12-13.
[33] 叶笃药,吴 萍,牛汝楫,等.参麦注射液改善疲劳膈肌舒缩功能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9):679-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