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指纹图谱研究
2.5 进样精密度试验
取“2.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每次10 μL。以峰面积之和大于90%的20个色谱峰为共有峰,以第19号峰甲基麦冬黄烷酮A为S峰,计算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结果表明,各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比值基本一致,RSD均小于5%,符合指纹图谱的要求。
2.6 稳定性试验
取“2.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每隔4 h进样1次,每次10 μL,共进样5次。测定结果表明,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基本一致,各共有峰单峰面积RSD均小于5%,符合指纹图谱要求。
2.7 重复性试验
取MD01细粉1 g,5份,精密称定,分别置10 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冷浸24 h,期间振摇数次,微孔滤膜滤过,制得供试品溶液。各进样10 μL,检测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比值基本一致,RSD均在5%以内,符合指纹图谱的要求。
2.8 麦冬药材指纹图谱标准的制定
取不同来源的麦冬药材细粉1 g,精密称定,分别置10 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冷浸24 h,期间振摇数次,微孔滤膜滤过,制得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各供试品溶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60 min色谱图。用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计算各药材样品的相似度,并生成麦冬药材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结果表明:①在20批麦冬药材样品中,与由20批药材样品生成的对照指纹图谱相比较,仅有10批相似度大于0.90,占总样品数的50%;有8批相似度小于0.80,占总样品数的40%;②在10批川麦冬药材样品中,与由10批川麦冬药材样品生成的对照指纹图谱相比较,10批相似度均大于0.85,其中有9批相似度大于0.90,占样品数的90%;③在10批浙麦冬药材样品中,与由10批浙麦冬药材样品生成的对照指纹图谱相比较,10批相似度均大于0.95。见表3~表5、图1~图4。表3 20批不同产区麦冬药材样品相似度计算结果(略) 表4 10批同一产区川麦冬药材样品相似度计算结果(略) 表5 10批同一产区浙麦冬药材样品相似度计算结果(略)
3 讨论
从川麦冬和浙麦冬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来源于两个不同产区的药材,产区内各样品与同一产区药材生成的对照指纹图谱比较,相似度多数大于0.95;但产区间样品相互比较,则相似度半数小于0.90。
由10批川麦冬药材生成的对照指纹图谱有20个共有峰,由10批浙麦冬药材生成的对照指纹图谱只有13个共有峰。两个对照指纹图谱的主要区别是:川麦冬药材对照指纹图谱在保留时间为7.3 min和10.1 min处有两个较大吸收峰,而浙麦冬药材对照指纹图谱仅在保留时间为7.3 min处有一个较小吸收峰;相反,浙麦冬药材对照指纹图谱在保留时间为53.1 min和54.2 min处有两个较大吸收峰,而川麦冬药材对照指纹图谱在这两处有两个较小吸收峰,而且两个吸收峰峰面积大小比刚好相反。
林氏等[1]分别采用HPLC-ELSD-ESI/TOF-MS和HPLC-UV方法对川麦冬和浙麦冬药材的正丁醇部位和乙醚部位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结果表明:川麦冬和杭麦冬的指纹图谱虽存在共有峰,但谱图整体存在一定的差异。
我们曾对川麦冬与浙麦冬中麦冬皂苷D、总皂苷、甲基麦冬黄烷酮A和B两种高异黄酮、果糖、低分子总糖等进行过含量测定,所有研究结果都显示:川麦冬与浙麦冬中化学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是否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种群差异,值得进一步探讨。本研究结果可以为麦冬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和麦冬的化学分类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林以宁,志田保夫,袁 博,等.不同产地麦冬的指纹图谱比较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5,36(6):538-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