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俞活血化瘀作用研究进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6-05

                作者:徐杉,黄建军,钟煜朝,金末淑,陈思宇,何丽丽  

【关键词】  膈俞;针灸疗法;活血化瘀;综述

膈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背部腧穴,是八会穴之“血会”,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与血相关病症的治疗。

    瘀血是血的病理表现之一,为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而停滞体内,或血液运行受阻,瘀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1]。中医认为,瘀血内积,使气血运行不畅,造成机体某一部分的气血不通,不通则痛;积瘀不散而凝结,则可形成肿块;瘀血阻塞脉络,血液不能循经运行而溢出脉外,则为出血;瘀阻脉络,血行障碍,全身缓慢而持久地得不到气血的温煦濡养,则肌肤黧黑或干燥;瘀血内阻,冲任不通,则为经闭;瘀血既成,正常之血必少,新血的化生亦受影响,故致血虚[2]。体内一旦有瘀形成,且达到一定程度不能消除时,便可引起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危重病在内的错综复杂的病变。故膈俞的活血化瘀作用是值得研究的。

  1  古代文献

  1.1  定位

    膈俞首见于《灵枢·背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背部腧穴,八会穴之血会。其定位方法,历代文献记载基本一致,即在第七胸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如:《灵枢·背俞》曰:“在七焦之间,夹脊相去三寸所,按其所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太平圣惠方》云:“在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半陷者中。”《针灸聚英》、《针灸大成》曰:“七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针灸甲乙经》中又指出其位居“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

    目前的最新标准《06GB穴位和名称》将其定位为:“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1.2  命名

    膈俞穴名及血会的来源大抵有如下说法:《会元针灸学》云:“膈俞者,即横膈之所系于背,膈者过也,足太阳之所过,故名膈俞。”《针灸穴名解》:“本穴内应横膈膜,而为之腧,故名‘膈腧’。凡膈肌有病,如格忒、心跳之类,均可取此。”《难经》曰:“血会膈俞。疏曰:血病治此。盖上则心俞,心主血,下则肝俞,肝藏血,故膈俞为血会。又:足太阳多血。”《针方六集》:“此穴居于心肝二俞之间,故为血会。”

    陈修园说:“诸经之血,皆从膈膜上下,又心主血,肝藏血,心位于膈上,肝位于膈下,交通于膈膜,故血会于膈膜也。”

    《类经图翼》亦云:“谷气由膈达于上焦,化精微为血之处,故曰血会。”

  1.3  主治

    文献记载膈俞对胃脘痛、呃逆、呕吐、饮食不下、咳嗽、瘀血、出血、潮热、盗汗、脊强、胸满胁胀等均有调治作用,但总体来说以血证为主,其活血化瘀作用尤为突出。《备急千金药方》:“心痛如锥刀刺,气结,灸膈俞七壮。”《医学入门》云:“主胸胁心痛,痰疟,痃癖,主一切血疾。”《循经考穴编》:“主诸血证妄行,及产后败血冲心。”《医宗金鉴》云:“膈俞主治胸胁痛,兼灸痰疟痃癖攻,治一切失血证,多加艾灸总收功。”《针灸逢源》:“治诸血证及胸胁痛。”《针灸聚英》:“主心痛周痹。”

    以上丰富的文献资料表明,膈俞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广泛用于各种血证得治疗。

  2  现代研究

  2.1  临床研究
   
  在血循环疾病中的运用中,唐氏[3]运用温针配合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治疗雷诺氏病35例,温针辨证取穴:膈俞、大椎、关元等,常规针刺后在针柄插上一长约2.5 cm的点燃艾段;耳穴取心、肝、脾、交感、相应部位等,双耳交替贴压王不留行籽,每周换贴2次。临床治愈19例,占54%,愈显率83%,总有效率97%。对临床治愈的19例随访2年未见复发。王氏[4]将膈俞与血海等穴配伍,可治疗紫斑、尿血、腰腿痛、痹证等多种由血瘀引起的病证,对血瘀证者能有效地阻止血粘滞性的增高,改善血液循环。蔡氏等[5]从观察膈俞穴对血小板的影响出发,将65例血瘀证患者随机分成针刺膈俞组33例和口服龙竭组32例,并选2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针刺膈俞能使血瘀证患者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明显上升、血浆血栓素B2(TXB2)含量明显下降。说明针刺膈俞可调节血瘀证患者失衡的前列环素-血栓素A2系统(PGI2-TXA2系统),从而达到治疗血瘀证的目的。笔者认为,这可能是针刺膈俞穴治疗血瘀证的机制之一,这种作用可能有神经-体液及其他体内活性物质参与。

    对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王氏[6]集30余年的临床经验,选膈俞、肝俞为主穴,调理气血、养血熄风、活血化瘀、强筋活络,针刺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再配以风池醒脑开窍、开音利语,对血瘀较重者,则在膈俞刺血拔罐,取得较好疗效。林氏等[7]运用温针灸膈俞、三阴交、足三里等穴治疗中风后期患侧肢体肿胀,也取得较好效果。中医认为,中风后期肢体远端肿胀,瘀血壅滞是其标,气虚乃其本,气虚血瘀是其基本病理变化。温针灸使艾灸的温热作用通过针体渗透到人体内,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使温热感直透肌肉深层。而膈俞为血会,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针、灸、穴的结合,能更好的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改善微循环之功效,从而消除肢体的肿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文献记载,华佗曾用膈俞治疗曹操的头痛病。《华佗传》:“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临床中,膈俞治疗头痛也用的非常多。张氏[8]认为,偏头痛的疼痛部位为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多因风邪袭于少阳或肝火郁结所致。采用电针风池和率谷加膈俞放血的方法,有疏散少阳风热、泻热、祛头风、活血化瘀的功效。临床上观察,确有明显的镇痛效果,能祛瘀生新、疏通经络,使其通而不痛,达到治病的目的。刘氏等[9]在治疗偏头痛时,考虑到该病伴有血虚之象,采用中等艾柱灸双侧膈俞,每日5壮,隔日1次,意在生血、养血。12次后头痛不再发作,随访半年未复发。李氏[10]针刺膈俞治疗血管性头痛137例,结果治愈79例,占57.7%;显效35例,占25.5%;有效20例,占14.6%;无效3例,占2%。陈氏等[11]采用膈俞埋针治疗血管性头痛36例,结果痊愈29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

    依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原则,在临床上膈俞还常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在治疗荨麻疹时,刘氏等[9]采用三棱针点刺双侧膈俞,使其出血数滴,隔日1次,意在行血活血。3次而告痊愈。黄氏[12]采用单纯针刺膈俞治疗慢性荨麻疹,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本病作了疗效观察,结果针刺组68例中,痊愈47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4%;西药组40例中,痊愈16例,好转1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2组经统计学分析,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王氏等[13]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时,则针、药、罐结合,针对膈俞刺血拔罐,作用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邪外出;膈俞为血之会穴,凡风瘙瘾疹,蕴于血分者,尤为相宜,在临床上,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而在治疗痤疮时,刘氏等[9]认为是由于脏腑积热不得外泄,故对膈俞进行刺络拔罐放血,每周2次,意在清热活血、泄血中邪热。至第3周痤疮已全部消退,面见光滑。车氏[14]采用梅花针叩刺膈俞、血海、曲池等穴位配合药浴治疗银屑病,结果50例患者中痊愈12例,占24%;好转32例,占64%;无效6例,占12%,总有效率为88%。

    对于肝气郁滞,日久气滞血瘀,阻塞脉道而导致的肋间神经痛,刘氏等[9]在治疗时,考虑到是由于不通则痛而发病,采用三棱针点刺双侧膈俞放血,隔日1次,意在散瘀活血通络,也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在治疗瘀血停滞胸膈之呃逆时,张氏等[15]以通经络、化瘀血、畅气机为治法,穴取膈俞(双)、膈夹脊等穴,针用泻法,膈夹脊、膈俞加用电针。起针后以膈俞、中脘为中心,外涂红花油或液体石腊,用刮痧板中等刺激量上下刮动,以皮下有少许出血点为度,如见血络外露,再以消毒之三棱针挑破。每日针刺1次,每3~4 d刮痧、挑刺1次。对顽固呃逆者多可使症状减轻,发作频次减少。他们认为取膈夹脊、膈俞以调膈降气,后者又为血会,长于活血化瘀;血瘀必有络阻,施以刮痧、挑刺之法,在于“血实者决之”、“菀陈则除之,是出恶血也”以通经活血,调顺膈气。

    熊氏等[16]采用针灸膈俞、大杼、肾俞及断端局部穴位配合治疗骨折的方法。取膈俞、大杼、肾俞(两侧交替使用)及断端局部穴位(就近取穴与阿是穴),以斜刺为宜,中等强度刺激,每次留针30 min,起针后隔姜艾灸5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恢复原有外固定,休息3 d后再进行第2疗程。结果针灸组的21例骨折在3个疗程后达到临床愈合,总有效率为100%;而药物组的总有效率仅为75%,提示针灸疗法配合治疗可以促进骨折临床愈合。膈俞在这里能调血活血、祛瘀生新、强壮筋骨。针灸膈俞可使血行旺盛,使血管暂时缩小,继而扩张,促使机体新陈代谢的加速进行,使缺血的骨折断端有良好的血液供应。

    高氏在治血栓外痔时采用针灸与中药并用的方法,66例中,治愈48例,占72.7%;有效17例,占25.8%;无效1例,占1.5%。此处取膈俞以活血化瘀,通过针刺达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目的。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