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思想在针灸预防中风中的运用及机理研究概况
【关键词】 治未病;针灸疗法;中风;综述
中风病又称“卒中”、“仆击”、“偏枯”、“类中”等,现代医学称之为“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其发病突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中风发病虽急,但其形成与发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绝大多数中风患者在真正发病之前有长达若干月甚至几年的非健康“未病”状态。因此,及时洞察中风的“未病”状态,适时介入切实有效的防治,加强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有效地阻断其进一步向疾病方向的转化,是中风预防的主要任务,也是中医“治未病”的内容之一。针灸预防中风是我国古代主要的防病保健方法之一,至今还以其独特的疗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笔者现将近年来的相关运用及研究综述如下。
1 文献研究奠定基础
中医认为,机体的阴阳平衡失调时会出现“未病的过渡状态”或疾病,中风发作前往往会有某些先兆症状出现。《素问·调经论》有“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的记载,将中风先兆证称为“微风”,多表现为头目眩晕,手指麻木,或肌肉不自主地跳动等,《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认为这种先兆可能预示着3年之内的“已病”,“凡人如觉大拇指或次拇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动者,三年之内必有中风之疾”。
针灸预防中风从先兆症状入手,治病之微,防病之渐。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有“惟风宜防尔,针耳前动脉及风府神良”,认为通过针刺“耳前动脉”和“风府”穴可以防治中风。现在这种方法仍在延用,通常有中风先兆者可每日针刺,无中风先兆者,但属高危易感人群,则可在季节更替之时进行针刺预防。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卷十七·中风下》中详细记载了艾灸预防中风的具体穴位、方法和时机:“初得风之时,当急下火,火下即定……其灸法先灸百会、次灸风池、次灸大椎、次灸肩井、次灸曲池、次灸间使,各三壮,次灸三里五壮。其炷如苍耳子大,必须大实作之,其艾又须大熟。从此以后,日别灸之,至随年壮止。”还强调要重视先兆症状,坚持施灸,“凡人稍觉心神不快,即须灸此诸穴各三壮,不得轻之,苟度朝夕,以致殒毙,戒之哉”。
其后,《黄帝明堂灸经》保存了不少已散佚的灸法专著内容,其“正人形第四”记载:“凡人未中时,一两月前,或三五月前,非时足胫上忽发酸重顽痹,良久方解,此乃将中风之候也。便须急灸三里穴与绝骨穴,四处各三壮,后用葱、薄荷、桃柳叶四味煎汤淋洗灸疮,令驱逐风气于疮口内出也。灸疮若春较秋更灸,秋较春更灸,常令两脚上有灸疮为妙。”这段文字目前可以看作是最早用“瘢痕灸”预防中风的记载,论述较为详细,有先兆症状、施灸穴位、施灸壮数以及施灸后灸疮的保护法,为后世医家采用艾灸预防中风提供了借鉴。
宋代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卷四·中风》又据中风之中脏和中腑的不同,分别提出预防之法:“灸风中腑……病左灸右,病右灸左,因循失灸废者,灸疮春较秋灸,秋较春灸,取尽风气。百会、曲鬓、肩髃、曲池、风市、足三里、绝骨共十三穴。灸风中脏……但依次自上及下各灸五壮,日别灸随年壮。凡遇春秋常灸,以泄风气,素有风人,可保无虞。”张杲《医说》云:“患风疾人,宜灸三里者,五脏六腑之沟渠也,常欲宣通,即无风疾。”
元代罗天益在《卫生宝鉴·卷八·中风灸法》中收集了历代医家灸法之经验,他本人也因中风先兆而体验到灸法对中风的预防作用:“予自五月间,口眼斜,灸百会等三穴,即止。右手足麻无力,灸百会、发际等七穴,得愈。七月气塞,涎上,不能语,魂魄飞扬,如坠江湖中,顷刻欲绝,灸百会、风池等,左右颊车二穴,气遂通,吐涎半碗,又下十余行。伏枕半月,遂平复。自后凡觉神思少异于常,即灸百会、风池等穴,无不立效。”明确肯定了灸法预防中风的疗效。
清代吴亦鼎集历代著名灸家之大成,著成了《神灸经纶》,指出有中风先兆时可依次灸合谷、风市、昆仑、手三里、关元、丹田等穴。该书还记载了专门用于预防中风的穴位:风池、百会、曲池、合谷、肩髃、风市、足三里、绝骨、环跳。
灸治术在日本也颇为盛行。1932年,日本人吉原昭道所著《中风预防名灸》一书专门论述了“中风预防灸”的具体内容,有相关的适应证、禁忌症以及施灸的时间和穴位,其“中风预防灸”的穴位为风池、天柱、肩井、手三里、神门、腰关、风市、足三里。
通过古文献研究,我们发现中风的预防多应用针灸方法,但针刺和艾灸相比,艾灸预防中风的文献内容更为丰富;在具体应用中,针刺多用于中风的既病防变方面,而正常机体的未病先防则多用灸法。是否因为艾灸在预防疾病的发生、病后防复及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方面具有更好的功效,临床及实验可进一步验证之。
2 临床研究
中风先兆在民间俗称为“风信儿”,往往预示着中风即将发生,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如果能及时抓住中风先兆积极进行严防治疗,则可大大减少中风病的发生。不少学者运用针灸或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先兆患者,并对临床疗效做了统计,有效率达91.8%~100%[1-6]。
中风患者除了在中风之前有先兆症状外,往往伴随着实验室指标的异常,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有资料表明,血液流变学诸指标不仅可与缺血性脑血管等疾病的许多先兆症状并行出现,而且也出现于中风患者,可作为中风发生前的先兆实验室指标[3]。有学者对有中风先兆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指标均作了观察,发现针刺在消除先兆症状的同时,可以降低患者血粘度,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4-6]。化脓灸是临床常用的强身健体方法之一,着眼于人体抗病能力的提高,充分利用体内积极的抗病因素,通过施灸,激活、调动并加强机体免疫防御系统的效力,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的高粘滞状态。邓氏等[7]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化脓灸伴随着无菌性液体的不断排出,在症状与体征消失或好转的同时,全血粘度均值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变,这有助于各种有害致病因子尽快消除,达到祛除疾病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