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不同产地华南忍冬中绿原酸含量测定
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上述绿原酸对照品溶液1 mL,置2 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0.15 mg/mL对照品溶液。按此方法分别制得浓度为0.075、0.037 5、0.018 7 mg/mL的对照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进样测定。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绿原酸的浓度(m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Y=71 290.516 9X-159.978 53,r=0.999 8,结果表明在0.187 0~3.00 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量取上述同一供试品溶液10 μL,重复进样6次,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绿原酸峰面积积分值的RSD=0.50%。
2.6 重复性试验
分别取同一批样品各6份,按“2.2”项下方法制备并进行测定,结果绿原酸的平均含量为3.30%,RSD=1.05%。
2.7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在0、2、4、8、16、24 h不同的时间点进行检测,考察样品溶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绿原酸的RSD=1.06%,说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样品0.05 g,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绿原酸对照品溶液(1.096 mg/mL)1 mL,按照“2.2”项下方法制备,依次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表1 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略)
2.9 样品测定
取10批广西不同产地的样品,按上述测定方法进行测定,以外标峰面积法计算样品的含量。结果见图1、表2。表2 广西不同产地华南忍冬样品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结果(略)
3 讨论
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山银花的含量测定使用乙腈-0.4%磷酸溶液(8∶92)作为流动相;而在试验过程中,反复使用此条件都不能使样品有很好的分离结果,后采用甲醇-乙腈-0.05%磷酸溶液三相作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使样品中绿原酸峰以及其它峰得到很好的分离。广西华南忍冬的产地主要分布在广西的上思县、横县、邕宁县等地,多为野生零散分布,但其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均已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如能按照GAP规范种植、集中管理,药材质量可能会得到更大的提升。由于不同的生长条件,广西不同产地的山银花——华南忍冬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发现,上思县百包平纳队的华南忍冬绿原酸含量较其它产地高,可能与其特定的生长环境有关。因此,种植药用华南忍冬药材时对生境、土壤及水肥等种种因素进行优化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