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铜炮制前后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6-05

  2.3.2  精密度试验 

  取煅自然铜供试液,连续进样7次,测得锌、钴、镍、铁、锰、铬、镁、铜、钙、铅元素的RSD分别为0.78%、0.91%、1.6%、2.2%、0.45%、1.3%、0.84%、0.73%、0.85%、0.76%,表明精密度良好。

  2.3.3  稳定性试验 

  取煅自然铜供试液,分别于0、2、4、8、12、24 h上机测量,测得锌、钴、镍、铁、锰、铬、镁、铜、钙、铅元素的RSD分别为0.87%、0.37%、1.4%、1.2%、0.9%、0.65%、0.33%、0.26%、0.31%、0.81%,可见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

  2.3.4  加样回收率试验 

  在5份生、煅自然铜供试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多元素标准溶液、钙元素中间标准储备溶液,测定各元素含量。结果见表3。 表3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略)

  2.3.5  含量测定

  吸取生、煅自然铜供试液,上机测试,结果见表4。表4  自然铜炮制前后煎液中10种元素的含量比较(略)

  3  讨论

    现代研究认为,骨折愈合需多种元素参与,铁、铜、锰、锌、钴等为人体所必需的元素,铁可以发挥输氧功能,提高氧分压,促进骨折愈合,早期骨痂形成[2];铜能通过对多种酶的激活作用促进成骨细胞活跃增殖[3];锌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加速骨折及伤口愈合[4]。本次研究发现,煅自然铜煎液中铁元素含量较生自然铜中剧增,除铅以外的其他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说明,临床上使用煅自然铜是有一定道理的,并揭示了其接骨作用可能和微量元素含量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重金属铅在煅自然铜煎液中的含量低于生自然铜煎液,这与文献报道的自然铜煅淬能够降低毒性的说法是一致的。

    本试验为初步阐明自然铜炮制机理提供了参考,但煅自然铜促进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组织修复过程,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社,2005.95.

  [2] 刘海起,朱 显,赵士林,等.磁与自然铜促进骨折愈合的初步实验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1983,21(1):1.

  [3] 张克勤,刘湘秀,李瑞宗,等.七厘散对骨折愈合作用的初步探讨[J].中华外科杂志,1962,10(5):305.

  [4] 徐经采.微量元素与骨骼[J].中医骨伤科杂志,1987,3(1):55.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