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法论治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蒿芩清胆汤;和法
2005年4月-2007年11月,笔者采用蒿芩清胆汤从和法论治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30例,并设30例西医治疗对照组,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消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1]中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的相关内容,采用OLYMPUS XQ-240型电子胃镜,观察食管下段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情况,并根据洛杉矶标准(LA分类法)进行分级[2]。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辨证属于肝胃郁热型。主症:胸胁满闷、烦躁易怒、舌质红、苔薄黄;次症:吐酸嘈杂、嗳气呃逆。
1.2 一般资料
入选的60例患者均为本院2005年4月-2007年11月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病例。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18~69岁,平均(34.2±7.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年,平均(16.0±1.9)月;胃镜分级A级6例、B级11例、C级11例、D级2例。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21~67岁,平均(35.2±7.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3年,平均(16.0±2.2)月;胃镜分级A级7例、B级10例、C级10例、D级3例。2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雷尼替丁胶囊,早晚各1粒(每粒0.15 g);口服吗丁啉,每餐饭前服l片(每片l0 mg),共服3片。1个月为1个疗程,2个月后评定疗效。
治疗组:予蒿芩清胆汤治疗。药物组成:青蒿10 g,黄芩10 g,竹茹10 g,半夏10 g,陈皮6 g,生枳壳20 g,赤茯苓10 g,碧玉散(1包)12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早晚分服。l5 d为1个疗程,2个月后评定疗效。
服药期间,忌辛辣食物,调畅情志。
2.2 观察方法
①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对肝胃郁热证症状按无、+、++、+++分别计0、1、2、3分,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评定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为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为显效;症状、体征改善为有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为无效。②治疗前后均进行胃镜检查并分级。胃镜结果恢复正常为临床治愈;胃镜结果分级减少2级为显效;胃镜结果分级减少l级为有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为无效。
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