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氢青蒿素软膏处方筛选及体外渗透性研究
2.2 处方筛选
2.2.1 DHA软膏的制备
2.2.1.1 油溶性软膏的制备
处方: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液体石蜡、氮酮、油酸、DHA。制法:称取处方量的药物基质置容器中,水浴75 ℃加热至熔化,搅拌混匀,冷凝,即得。
2.2.1.2 水溶性软膏的制备
处方一:卡波普980、甘油、吐温-80、氢氧化钠、蒸馏水、氮酮、油酸、DHA。制法:将卡波普与吐温-80、甘油及适量蒸馏水混匀;氢氧化钠用剩下的水溶解后加入上液,搅匀,即得透明凝胶;再将氮酮、油酸、DHA加到凝胶中,充分搅拌直至均匀,即得。处方二:泊洛沙姆407、聚乙二醇400、氮酮、油酸、DHA。制法:称取处方量的药物基质置容器中,水浴75 ℃加热至熔化,搅拌均匀,冷凝,即得。
2.2.1.3 乳膏的制备
处方一:硬脂醇、白凡士林、十二烷基硫酸钠、丙二醇、氮酮、油酸、DHA、蒸馏水。制法:将硬脂醇、白凡士林、氮酮、油酸、DHA置容器中,水浴加热至熔化,保温于85 ℃;将十二烷基硫酸钠、丙二醇、蒸馏水加热溶解,并保温于85 ℃,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搅拌至冷凝,即得O/W型乳膏。处方二:硬脂醇、白凡士林、司盘-80、氮酮、油酸、DHA、蒸馏水。制法:取硬脂醇、白凡士林、司盘-80、氮酮、油酸、DHA置容器中, 水浴加热至75 ℃熔化,保温;蒸馏水加热至80 ℃,趁热缓慢加入油相中,搅拌至冷凝,即得W/O型乳膏。
2.2.2 体外透皮试验
2.2.2.1 皮肤处理
大鼠处死后,用电动剔毛器将其剔毛后,取其腹部皮肤,去除脂肪层,用生理盐水洗涤,备用。
2.2.2.2 试验条件
试验装置为改良的Franz扩散池;水浴温度为(37±1)℃;磁子转速为(400±5)r/min;接受液为20%乙醇生理盐水;接受液体积约为6 mL;释放面积约为2.92 cm2。
2.2.2.3 试验方法
将DHA样品涂在大鼠皮肤角质层上,在设定的时间取样,全部取出接受液,每次取样后重新注满接受液,并排除接受室中的气泡。
2.2.3 结果
以单位面积DHA累积透过量作体外透皮曲线图,并处理回归Higuchi方程及计算透皮速率J[3],见图2、表1。表1 不同DHA软膏处方的Higuchi方程及透皮速率J(略)
结果表明,透皮速率以卡波普水溶性软膏为最高,回归方程线性较好,且软膏均匀、细腻、涂展性好,故选择卡波普水溶性软膏为DHA的处方。
2.3 促渗剂的筛选
以卡波普水溶性软膏为DHA处方基质,加入一定促渗剂,制成软膏。按照“2.2.2”条件和方法操作,分别于3、6、9、12、24 h取样,按照“2.1.3”方法处理,测定DHA峰面积,计算单位面积DHA累积透过量,并作体外透皮释放曲线图及对曲线进行直线回归,见图3、表2。 表2 含不同促渗剂DHA软膏的Higuchi方程及透皮速率J(略)
以上试验表明,含有促渗剂比不含促渗剂的DHA软膏的体外透皮速率高,而又以含有氮酮的最高,且回归方程线性较好,故选择氮酮为DHA软膏的促渗剂。
3 讨论
由于DHA存在α、β异构体,故本研究采用α、β两峰面积之和计算DHA含量。根据文献报道,测定DHA方法中流动相的比例为乙腈-水(80∶20)[2],但α、β峰分离得不是很好,而调整为乙腈-水(60∶40),α、β峰可得到良好分离。
5种软膏都是经过初步筛选得到的,他们的外观性状均较好,稠度适中、均匀、细腻、无刺激性等。在处方筛选中,软膏中不加促渗剂,DHA难以透过皮肤而造成处方筛选的结果有偏差。为此,在所有处方中添加相同的促渗剂,能够筛选最佳的处方。根据药物脂溶性强的性质,选择氮酮与油酸组合的促渗剂作为处方筛选中固定的促渗剂。
在促渗剂筛选中,促渗剂的浓度太高会使软膏难以成型或者引起皮肤刺激性。为此,本研究选择合适浓度的促渗剂,既能保证软膏成型,又能在无刺激性的情况下促进药物的渗透。据报道,挥发油类促渗剂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试验初步筛选了丁香油、肉桂油、薄荷油、冰片等挥发油类促渗剂,发现丁香油、肉桂油、薄荷油等在该色谱条件下对DHA样品有干扰,冰片则没有。为此,对冰片进行了透皮试验研究,结果冰片的促渗效果不佳。中药挥发油成为常规促渗剂有待深入细致研究。
【参考文献】
[1] 叶祖光.青蒿素类抗疟药研究二十年[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5,17(5):3.
[2] 刘 宁,杨腊虎,张正行,等.双氢青蒿素差向异构体转化的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02,22(4):303-306.
[3] 周莉玲,侯海霞,李 锐.青蒿琥酯透皮吸收研究中接收液的筛选[J].中成药,2000,22(3):18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