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枣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3.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3.1.1 物料比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
在1∶8~1∶18范围内,随物料比的增大提取量逐渐增大,但是当物料比为1∶14~1∶18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量增加缓慢。从浸提效果、减少溶剂用量和降低浓缩负荷等方面综合考虑,选1∶12、1∶14、1∶16的物料比进行正交试验。
3.1.2 乙醇浓度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
从40%~70%随浓度的增加提取量逐渐增加,当乙醇浓度为70%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量达到最大,之后随乙醇浓度的增加提取量减少,由此可确定用60%、70%、80%的乙醇进行正交试验。
3.1.3 温度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量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温度为40~50 ℃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量增加缓慢。由此确定正交试验的温度为35、40、45 ℃。
3.1.4 提取时间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
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提取量也增加,当提取时间为10~25 min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量增加迅速,25~30 min之间提取量变化不大,由此确定正交试验的提取时间为20、25、30 min。
3.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70%的乙醇,1∶16的物料比,45 ℃的提取温度,30 min的提取时间,即A3B2C3D3为最佳组合,其中,对提取结果影响大小依次为:乙醇浓度>物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结果见表2。表2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略)
3.3 验证试验
称取沙枣20 g,根据筛选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A3B2C3D3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见表3。验证试验表明,在最佳提取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均大于正交设计中的提取率,所得结果正确。表3 验证试验结果(略)
4 结论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对沙枣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提高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其中,对提取结果影响大小依次为:乙醇浓度>物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后确定提取沙枣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7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5 ℃,固液比1∶16。
【参考文献】
1] 董世林.植物资源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
[2] 黄泽元,王海滨,刘志伟.芝麻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6):201-204.
[3] 王 晖,刘佳佳.银杏黄酮的酶法提取工艺研究[J].中药材,2003,26(12):887-888.
[4] 马丽娟.沙枣的开发利用[J].宁夏科技,2000,6(4):37.
[5] 王 军,王 敏,季 璐.苦荞麦麸皮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数学模型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7):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