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研究与开发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董晓辉 时间:2015-06-05

  1.3  有助于提高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中药一般都含有较多的木质素、纤维、胶质、脂肪、糖类等,用传统方法粉碎往往难以达到细胞破壁,影响了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妨碍了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中药粒子的纳米化可以使细胞破壁,大大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渗透性或溶解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还可以利用纳米化的中药所具有的缓释功能和靶向给药功能,提高药效。另外,也可以利用中药的纳米包覆技术,改变一些中药制剂的亲水亲油性,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这将有利于减少用药量,节约有限的中药资源。

  2  存在的问题

  2.1  与中医“辨证用药”原则相悖

  中药复方的药理作用机理较复杂,往往多元反应同时进行。中药从单味药到组合成方,不仅量变,而且质变,中药在不同复方中的功效可能有所不同,这与药物在不同的复方中可能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有关。随着纳米技术的应用,中药成分之间的某些物理化学反应将受到控制或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使得药物脱离了复杂的化学环境或使化学环境更加复杂,导致中药有效成分和药效的不确定性,并影响药物的稳定性,从而可能改变药物的功效,与中医“辨证用药”的原则相悖。

  2.2  与中医药“价廉”的特点相悖

  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备领域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其生产成本,势必会影响到中药的销售价格,使原本以质优价廉取胜的中药因价格因素而难以推广,也会影响到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建设。

  2.3  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有待加强

  ①纳米中药制备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包括适合中药制药行业使用的系列超细颗粒装备及配套设备的研制和产业化工作;②纳米中药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建立纳米中药药理、疗效、病理学和毒理学的理论与系统评价方法;③纳米中药新产品开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以及产业化推广工作。

  3  结语

  纳米技术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之一,它给中医药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随着纳米技术在中药研究与开发领域的一些应用基础研究上获得突破,它必将极大地促进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杨祥良.基于纳米技术的中药基础问题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 28(12):104-105.

  [2] 赵宗江,胡会欣,张新雪.中药归经理论现代化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1):5-7.

  [3] 高也陶,李捷玮,潘慧巍,等.五脏相音——《黄帝内经》失传2000多年的理论和技术的现代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 27(9):51-53.

  [4] Pelling AE, Sehati S, Gralla EB, et al. Local nanomechanical motion of the cell wall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J]. Science,
2004,305(5687):1147-1150.

  [5] 高也陶,时善全,潘慧巍.试论纳米技术进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可能性[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6):426-428.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