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传递体的制备及性质的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10-12

                 作者:聂传平 曹洪昭 郭伟英

【摘要】  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布洛芬传递体处方,制得的布洛芬传递体粒径分布为(122.3±31.9) nm,并以水甲醇(20∶80,0.1%三氟乙酸)为流动相,HPLC测其平均包封率为48.92%。初步稳定性考察表明,在低温(4℃)贮存7 d,制品平均粒径及分布变化小,药物泄漏少于3%,性质较稳定,为布洛芬新的给药技术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布洛芬; 传递体; 包封率; 稳定性; 渗漏率

传递体(transfersomes,TF)是一种类脂聚集体,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表面活性剂(如胆酸钠、去氧胆酸钠等)[1]。粒径为数十至数百纳米,外观为胶体溶液,亦称为柔性纳米脂质体(flexible nanoliposomes,FNL)[2]。TF是由脂质体处方改进而来,嵌入泡囊膜中的表面活性剂使其具有高度变形性,且能高效穿透比它本身小数倍的孔道,因此可用作各种大分子、水溶性或脂溶性药物载体。布洛芬(1)生物半衰期短,维持治疗浓度需频繁用药,可能增加胃肠道的不良反应[3]及对肝、肾的损害作用[4]。为减轻1的不良反应,近几年国内外研制了多种新制剂和制剂新技术,如口腔崩解片、眼用纳米混悬制剂、经皮给药微凝胶剂和脂质纳米囊载体。本试验结合1的理化特性,利用新型TF技术包封1,以期减轻1的不良反应。

  1 仪器与试药

  FL 2200型液相色谱仪(杭州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Nicomp380 ZLS型激光散射粒度仪(美国PSS公司);JY96Ⅲ型超声波细胞粉碎机(上海新芝生物研究所)。

  1原药(山东新华制药厂,含量≥99.7%,批号071002);1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含量≥99.9%,批号100179200303);大豆磷脂(上海金伴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80904);去氧胆酸钠(上海化学制剂供应站);葡聚糖凝胶G50(上海化学试剂厂);维生素E(VE,天津市光复精密化工研究所)。

  2 方法与结果

  2.1 1TF的制备[5]

  尝试了薄膜分散法、乙醇注入法、乙醚注入法、反相蒸发法等制备方法,由于后3种方法难以得到脂质膜,故选用薄膜分散法。精密称取1 10 mg、大豆卵磷脂30 mg、去氧胆酸钠3.75 mg、VE 0.37 mg置磨口茄型瓶中,加入氯仿-甲醇(1∶1,v/v)8 ml,于35 ℃、30 r/min减压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在茄形瓶内壁形成一层均匀的透明脂质薄膜,加重蒸水10 ml,于45℃、60 r/min继续旋蒸水化1 h,将所得的水化混悬液在冰浴条件下经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处理2次(100W),每次2.5 min,间隔30 s,再依次经0.8、0.45、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半透明、具有淡蓝色乳光的1TF水分散体(1 mg/ml)。

  2.2 1TF形态及粒径考察

  配制3%磷钨酸钠溶液,临用前调节pH值7.0,滴加到蜡板上,另将稀释至一定浓度的1TF样品滴到铜网正面,用滤纸吸去过多样品液,将铜网正面向下盖到染液滴上,负染色10min,取出铜网,用滤纸吸去过多染液,将铜网正面向下置于玻璃皿中,晾干,在透射电镜下观测其形态[6]。从电镜视野可见,1TF形态均为球形或近球形,粒径在120±20nm,颗粒分布均匀。

  图1 1TF透射电镜照片

  采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得1TF的粒径分布均较窄,符合Gaussian分布,卡方值小于3,平均粒径122.3 nm,见图2。

  2.3 1TF包封率测定

  2.3.1 分析方法的建立[7] 色谱条件:色谱柱Venusil XBPC18柱(4.6 mm ×200 mm,5 μm),流动相 水甲醇(20∶80,含0.1%三氟乙酸);检测波长263 nm,流速1 ml/min,柱温24 ℃,进样量20 μl。

  线性关系:精密称取1对照品25 mg,置5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定容。分别精密量取1标准溶液1、2、3、4、5、6 ml,置1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定容,得1浓度为0.05、0.1、0.15、0.2、0.25、0.3 mg/ml的系列溶液。分别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A),以1浓度(c)对A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方程A=1.39×103c9.42×104,R2=0.999 8。结果表明1浓度在0.05~0.3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取0.05、0.15、0.25 mg/ml 3种不同浓度1对照液,重复进样5次,连续测定5天,日内、日间RSD(%)分别为1.03、0.95、0.86和1.26、0.66、0.96,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 0.75%。

  图2 1TF粒径分布

  2.3.2 1TF包封率测定[8] 取同批1TF,共2份,每份2 ml。一份置10 ml量瓶中,以10% TritonX100溶液3 ml破乳,以流动相定容;另一份上葡聚糖凝胶G50柱,用pH 7.4磷酸盐缓冲液(PBS)洗脱,分离1TF与游离药物,将分离得到的1TF置10 ml量瓶中,以10% TritonX100溶液3 ml破乳,以流动相定容。将上述两份样品分别进样测定1的含量,第一份测得值为W总,第二份为W包,按下式计算包封率:包封率(%)=W包/W总×100。测得按最佳处方制备的3批1TF样品平均包封率为48.9%,RSD 0.61%(n =3)。

  2.4 1TF初步稳定性考察

  2.4.1 1TF粒径分布变化 将1TF分别置4、25和37 ℃保存,于0、1、2、3、4、5、6和7 d取样,以水稀释使大豆卵磷脂浓度为2 mmol/L,采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1TF样品的粒径分布,见表1。结果表明,1TF于4 ℃贮存7 d,平均粒径由122.3 nm略增至125.1 nm;粒径分布变化很小,变异系数(CV)由新鲜制备的0.261增至0.334。25和37 ℃条件贮存7 d,1TF平均粒径分别为134.8 nm和138.2 nm,比4 ℃保存显著增大(P<0.05);1TF粒径分布也变宽,CV分别增至0.303和0.360。表1 放置不同时间1TF的粒径分布变化*注:* 新鲜制备的1TF粒径为(122.3±31.9) nm,CV为0.261。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