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法在内科急诊中的应用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熊忠太 时间:2015-10-12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传统方法通法在内科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头痛、腹痛、胸痹、胃脘痛、中风、肺胀等患者实施通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该组患者经治疗后,其疼痛症状得到了很好的缓解,随访一年后,未见复发。结论:通法的实施,使患者通而不痛,收效显著,是治疗内科急症的良好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通法;内科急症;应用价值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上千年的历史,尤其是近年来,中医以其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人体以五脏六腑为核心,通过经络将四肢、身体、五官九窍等各个组织器官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它们是相通的、有联系的,所谓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痛则不通[1]。通法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在内科中急症中的适应症也在逐渐扩大,疗效也在提高。我院内科近年来采用通法治疗一些内科急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对通法治疗做一简单介绍。
    1通法概述
    人体以通为顺,不通则病。通法,包含通腑、通脉、通窍、通瘀、通降,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时刻都在运行,一些病症就是因为气血瘀滞造成的,六腑不通就形成病变,九窍病变,四肢百骸,也多是由不通而致。我国历代医家广泛应用通法,通过几千年的补充完善,现今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仅是一个治疗方法,更成为一个治疗原则,如通腑化瘀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疏肝利胆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肝炎,通腑泻热治疗肺炎,活血通络软坚治疗输卵管阻塞,通下降气治疗萎缩性胃炎,活血通络治疗眼底静脉血栓[2]。
    2通法在内科急症中的应用
    2.1疏肝解郁治疗急性胰腺炎:主证:患者腰背疼痛而持久,恶心,呕吐,脘腹胀痛,大便密结,苔黄腻,脉弦数。治法:疏肝解郁,降腻通下。方剂:赤芍12g;枳实10g、柴胡10g、半夏10g、郁金10g、元胡10g、大黄10g、黄芩10g;三七6g、乳香6g、竹茹6g、三棱6g、甘草6g、没药6g、莪术6g、生姜6g。
每日1剂,水煎服,服用2次方剂,并配合西药抗生素以及肌注度冷丁50~100mg治疗,患者症状缓解,查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经一年随访未见复发。
    2.2通法治疗急性肝炎:主证:患者身目色黄、发热恶寒,右胁隐痛,体乏无力,恶心,口干,腹部胀闷,尿赤、便干,食欲减退,全身皮肤瘙痒,舌红津少,苔黄腻,脉弦滑。治法:活血化瘀、疏肝通腑。方剂:赤芍40g,茵陈30g、丹参30g,益母草15g、白芍15g、虎杖15g,郁金12g,黄芩12g,大黄10g(后下),柴胡10g,陈皮10g。每日l剂,水煎服,服用1个月后,痊愈,经一年随访未见复发。
    2.3通调督脉化瘀法治肾功能衰竭:主证:腰腿软,腰部发冷,倦怠乏力,畏寒肢冷,气短懒言,纳少腹胀,口淡不渴,夜尿清长,大便不实,舌淡有齿痕,脉沉弱。治法:通调督脉,化瘀排毒。方剂:大黄30g、肉从蓉30g、淫羊瞿20g、黄茂20g、红花20g、当归16g、丹参16g、川芍16g、益母草12g、川续断12g、杜仲10g等,烘干、粉碎成粉剂,将其作用于督脉与足太阳膀胧经的五脏六腑之俞穴,令其吸收,3次/d,治疗3个月,同时配合血液透析,患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尿素氮显著下降,恢复至10.8±8.3mmol/l。经一年随访未见复发。
    2.4涤痰通腑治疗中风:主证: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肢体强直,躁扰不宁,神识昏迷,身热,鼻鼾,痰多息促,小便失禁,大便2d未解。治法:通腑泻热,醒脑开窍,化痰熄风。方剂:中风一号加减,生石决明(先煎)90g,水牛角(先煎)120g,钩藤(后下)20g、生大黄(后下)20g,牛膝15g,天竺黄10g、菖蒲10g、胆星10g。每日1剂浓煎鼻饲。同时给予吸氧对症支持,用葡萄糖液500ml清+开灵注射液60ml静滴。经1剂服用后,患者神志逐渐转清,呼之能应,痰量较前减少,小便自知,大便通畅,项强肢硬,鼻鼾流涎等症好转,后治愈出院,经一年随访未见复发。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