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用药原则和应用方法简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韦磊 时间:2015-10-12
        3合理使用抗生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病毒性或疑似病毒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其实抗生素对每种病毒感染都不是很有效的。例如: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者,因病毒而致使用抗生素就没有一点的益处。只有在确保因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应使用抗生素,一般情况下是不用抗生素的。例如:感冒是由于病毒感染的疾病,这时只需要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只需要使用病毒灵或者板蓝根或者病毒哇就可以了。只有出现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发热或者白细胞数升高等,才能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3.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由于抗生素在使用后,经常出现引起致微生物很难检出,并且临床表现也不是很典型,给临床确诊带来很大的影响,有时会延误治疗。所以,只有在病情危险的情况下,并认为是由细菌感染的高度可能时,才可以使用抗生素。
        3.3肠道疾患慎用抗生素:因为有些慢性肠炎就是因使用抗生素所致。如长期服用土霉素、氯霉素及毗呱酸等,易造成肠道菌群失调。
        3.4预防用药的合理使用:目前由于使用抗生素比较混乱,在一些外科手术前后,多数情况下为了预防而使用抗生素。但通常情况下,清洁无污染或者伤口污染程度较轻的,感染率不高于5%的患者最好不要使用抗生素。但对于一些较大的手术,例如:心脏外科、肝胆、肾脏、胰和脾以及骨科或者妇科类的手术时,可以短期进行使用。
        3.5局部用药的合理使用:人体的皮肤和粘膜部分在用药时,很容易出现过敏反应,也容易造成耐药菌的产生。所以,对于皮肤或者粘膜可使用新霉素和杆菌肤等抗生素,其它一些抗生素最好不要使用。如果眼粘膜和皮肤烧伤时,使用抗生素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
        3.6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人们对自己身体防御机制要有全面的认识。当身体出现毛病时,不能全部依赖抗生素,而忽略了自己体内存在的抵抗因素。当人体免疫球蛋白的质量或者数量不足时,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就会下降,这时,即使使用抗生素也未必有很大的效果。所在,在不宜使用抗生素时,可以采取其它措施,改善自身的状况,提高自岙机体的抵抗力。
        3.7联合用药的适应证应更严格:当出现混合感染、原菌不明而造成严重的感染、耐药的慢性感染时,通常情况下就会联合用药,通过联合用药来减少用药的剂量,或者药物在感染部位浓度低时,联用易涌入组织的药物。如果盲目的进行联合用药,不仅难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反而会增加毒副反应和产生耐药菌株的机会。有效的联合大多依据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繁殖期杀菌剂(内酰胺类)与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的联合常可获协同作用。而繁殖期杀菌剂与快速制菌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联合有产生拮抗的可能,一般予以避免;必须联合时,宜间隔用药。
        4结语
        抗生素只有在合理的使用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性。与此同时,还要从患者的病症或者患者病情恢复状况、患者家庭的经济能力等方面考虑选择用药。在选药时,医生还要注意药物的敏感度高和抗菌作用强、无不良反应以及组织渗透性较好的药物。除此之外,还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抗生素药物从研制到生产和使用,每个过程都十分繁琐,医生应该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作为一项具体的工作内容加以把握,以提高抗生素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谷君英.浅谈如何使用抗菌药[J].医药世界,2006,8 
[2]刘玉媛.我院门诊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分析,2006,6:
[3]张培林,丁新瑞,高金生 科学研究的方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7
[4]于嘉  滥用维生素有害无益。首都医药 2001.8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