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特征及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10-12
三、讨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致病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侵袭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可导致患者死亡。根据本院一年来的统计资料,感染样本主要分布于痰和分泌物,特别是痰分离菌占76.5%。感染科室的分布依次是I C U、康复病区、呼吸科、干部病房和神经内科,这些病区收治的患者多为病情危重、老年人或住院时间较长且体质虚弱者,采用的治疗手段多为侵入性诊疗操作。
自1968年MRSA首次发现以来,MRSA造成的院内与院外感染均成上升趋势。2004年美国大部分医院MRSA感染率超过50%,2006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显示MR 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所占比例平均为76.3%[1]。统计显示,本院MRSA分离率较高,在20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为160株,占80%,说明MRSA感染已经达到了很严重的程度。MRSA的耐药机制主要是产生新的靶蛋白而改变抗生素作用靶位,所有的MRSA都能产生出一种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PBP)PBP2a,这种蛋白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存在的情况下可以维持菌体细胞壁合成从而抑制胞体内其他青霉素结合蛋白活性,因此对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研究显示,本院分离的MR SA耐药严重,且呈多重耐药,M R S A对常用抗菌药物红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和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0.6%、96.2%、86.2%和95.6%。同时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的菌株为138株,占86.25%,是主要的耐药模式,提示针对MRSA感染,以上四种抗生素不应再成为治疗的选择。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耐唑胺敏感率为100%,对奎奴普丁/达福普叮敏感率为98.7%,以上四种抗生素可作为经验性用药选择。有研究[3,4]亦表明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耐唑胺治疗效果相仿。克林霉素是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较有效的药物,也是社区感染病人比较有效的口服药物,常作为青霉素过敏病人的首选药物,但临床上可能因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而导致治疗失败。本研究中对10株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MRSA进行D-试验,结果4株呈阳性,阳性率为40%,因此,克林霉素诱导试验显得十分必要,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D-试验,阳性者,应报告两者均耐药。
预防和控制MRSA感染及扩散已非常迫切。临床上应依据微生物培养和药敏结果规范抗菌药物应用,特别注意慎用三代头孢菌素,降低MR SA的发生;要加强住院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耐药情况的动态监测,特别强调医护人员规范洗手,防止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传播耐药菌株。
参考文献
[1]李勇湧.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现状与治疗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0.
[2]孙宏莉,王辉,陈民钧. 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5.
[3]刘于红,邹曰坤,李大伟,等.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M R S A菌血症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09.
上一篇:中药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