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胀患者服用中药汤剂四则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10-12
【关键词】鼓胀患者 中药汤剂 服用
在对鼓胀患者服用中药汤剂时,我们遵循了四个法则,且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在总结如下:
1 法则一:确定服药的方法是关键
正确的服用汤剂可以加速病情的好转,而错误的服用方法会使病情恶化。由此可见汤剂服用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药物在人体中的吸收和治疗效果。
1.1 寒湿困脾者趁热服用
临床上一般疾病用药及调理滋补剂等,大多选用“温服法”,也就是把整帖生药饮片,按常规煎煮好取出药液之后,放置到不冷不热(约40℃)时服用。温服具有下列两种效果:(1)降低某些药物的副作用:苦寒药(黄连、大黄、黄芩),及辛温药(羌活、独活、细辛等),都是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如果冷服更容易引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而温服则可避免述情况。(2)避免损伤脾胃气:按中医理论认为“冷”为阴,而大多数鼓胀患者,都同时有胃气不足、脾阳虚寒等症状,若再饮服过冷药剂,不仅对病情不利,还会加重脾胃的虚寒。温服为“阳”,对胃气及小肠吸收有效成分均有所助益。
1.2 温热蕴结者凉服
如热症所服之寒药,就宜冷服,古人称这类药物为饮。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也有热药用冷服法,寒药用温服法的,这两种服药方法均属中医反治法之一,如果是真寒假热,则又宜热药冷服,如果为真热假寒,则又宜寒药热服。
1.3 选定服药时间
根据病情及病情的不同部位和药物的性质调节服药时间,有利于发挥药效,促使病情好转。
一般来说,病在上焦,要使药力停留在上焦时间较久者,宜在餐后两小时服;病在下焦,要使药力迅速下达者,应该在饭前30~60min服;常用于治疗鼓胀的大黄、黄芩等中药都是对胃肠道造成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半小时服用,对于易呕吐者,可在药液中加少许姜汁,或用鲜姜擦一擦病人舌头后再服药就能够防止呕吐。安神药宜在睡前15~30min服;通便药宜空腹用;健脾、消食的药宜饭后服。
上一篇:普拉克索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效果
下一篇:浅谈如何指导病人正确煎服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