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10-12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用于治疗“因虚致瘀”之证。原方由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主治中风后遗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脉缓。方中重用黄芪,取其大补脾胃之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并助诸药之力为君药;配以当归尾活血,有祛瘀而不伤好血之妙,为臣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均为佐使药。多年来,笔者临证以补阳还五汤随证加减治疗包括中风后遗症在内的诸多疾病,均获良效,举例如下:
1 盗汗
案例1:患者,男,65岁,2008年11月7日就诊。主诉:夜间偏身汗出二年余,侧卧时不受压肢体侧汗出,凡洗澡日、或半夜起床日则汗出甚多,平卧或将双脚伸出于被衾外时无汗出,无其它不适。舌偏红,舌下络脉淤曲,苔中黄腻,脉细滑。辨为气血运行不畅,心神失养;治以益气活血,兼养心安神;补阳还五汤合归脾汤加减:黄芪30g,当归12g,地龙12g,赤芍12g,桃仁12g,红花9g,川芎15g,远志6g,石菖蒲12g,茯苓12g,麦冬12g,丹参15g,酸枣仁20g,大枣10g,甘草9g,糯稻根30g,7剂。11月 17日二诊:夜间汗出减少2/5,舌偏红,苔黄腻变薄,脉细滑。原方去地龙,加煅牡蛎30g,五味子9g,7剂。12月1日三诊:夜间基本无汗。
按:盗汗多见于阴虚火旺、心血不足,但本例舌下络脉瘀曲,为血瘀之象。《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提到 “有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也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淤汤。”又因汗出分布不均,为气血运行欠畅,补阳还五汤较血府逐瘀汤更适合病机。从洗澡、半夜起床、双脚伸于被外可影响盗汗程度来看,患者有一定的心神不宁征象,所以配合使用归脾汤。事实证明二方合用效果颇佳。
2 顽固性头痛
案例2:患者,女,67岁,2004年11月2日初诊。自诉左侧头痛、反复发作6年余,以隐痛为主,偶有刺痛,痛处固定不移,夜间或劳累后头痛加剧,伴失眠多梦,经头颅CT除外脑血管病和颅内占位病变,西医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曾服“镇脑宁”、“正天丸”、“去痛片”等药,效不佳。诊见:神清,表情痛苦,舌尖少许瘀点,苔白,脉沉细涩。证属血瘀头痛,治宜活血通络止痛。处方:黄芪30g,当归20g,赤芍12g,川芎20g,地龙9g,红花12g,桃仁9g,白芷12g,细辛9g,茯苓15g,远志12g,酸枣仁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服4剂后,患者头痛明显减轻,继服10剂,头痛基本消失,随诊2年未复发。
按:顽固性头痛引起原因众多,但不外乎内、外两大因素,内外因皆可导致头部经络阻滞,气血逆乱,脑失所养,而引起头痛,治疗或祛风、祛瘀、化痰,或散结行气、通络止痛。本案患者病程迁延日久,终致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故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方中黄芪大补元气,有祛瘀不伤正之妙;桃仁、红花、地龙、川芎行血活血通络;细辛、白芷通络止痛。全方共奏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功。
3 眩晕
案例3:患者,女,60岁,2009年5月6日就诊。
头晕十余年,近期加重1个月,也是每年春季发病一次,伴有头痛,恶心,并出现短暂而轻微的视觉模糊。查血压140/95mmHg,化验血脂,血糖正常,心电图,脑电图,及头颅CT均无异常发现。
现症是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神疲懒言,气短声低,面白少华,或萎黄,或面有垢色,心悸失眠,纳减体倦,舌质淡,胖嫩,边有齿印,苔少或厚腻,脉细或虚大;食后有时出现腹胀,大便溏薄,有时兼畏寒肢冷,唇甲淡白,出现失血症,治宜补益气血,健运脾胃法,用补阳还五汤为主加减:黄芪150克、当归5克、赤芍5克、桃仁5克、红花5克、川芎5克、地龙5克、加一些补血,健脾阳药,首乌15克、肉桂10克、枸杞10克、山药20克,兼顾脾肾,服药10剂后,症状明显改善,2次又来复诊,继服6剂,测血压120/80mmHg,一年后随访几次,终未见复发,诸症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