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发展问题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10-12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 发展
据了解,从2006年的“鱼腥草注射液事件”,到2008年的“刺五加注射液事件”和“茵栀黄注射液事件”,再到今年的“双黄连注射液事件”,中药注射液安全性问题事件在近两年来频频发生[1],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不少医疗单位因此拒绝使用中药注射剂,甚至有的人全盘否定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的发展何在?自柴胡注射剂—第一个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出现[2],便以作用快、剂量小而准确,可局部病灶注射或穴位注射的优点,为临床急症重症的治疗开辟了道路,为中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也改变了人们对中医中药“只能治疗慢性病”的传统认识。并且中药注射剂中药在生理功能的调节、病毒性感染和养生保健、延缓衰老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而且西药在这些领域有一定的局限性,中药正好能对西药的缺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3]。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们必须从中药注射剂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行多环节的严格控制,并进行药物基础研究,以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和创新。
1 中药注射剂多环节严格控制
1.1中药注射剂生产过程的控制
1.1.1控制原料质量
严格控制中药来源、产地、采收、加工、炮制等方面的差异,这种控制不仅仅是目前操作过程中的控制,更需要制定严格的中药鉴别标准、采收加工标准,炮制标准,饮片质量标准等,以更好的使中药注射剂的原材料质量规范化。
1.1.2制备工艺的优化与创新
提取、分离、精制方法应在水煎法、水醇法、醇水法为主的基础上,采用高科技成果。规范配伍与单味煎煮、规范煎煮时间、规范加水量、规范水质、规范容器材质,改进衡量提取质量的标准。提高中药注射剂生产设备管道化率,实行规范化流水作业,使用先进的中药提取、减压浓缩、干燥等设备。
1.1.3现代新技术的应用
中药絮凝分离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高注射液的澄明度,还能降低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超临界萃取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挥发油、生物碱及内酯类成分的萃取分离。微波辐射诱导萃取技术,具有选择性高、操作时间短、溶剂耗量少、有效成分得率高的特点。高速逆流色谱技术能实现从微克量级的分离分析到数克上百毫升量级的制备提纯。目前在分离提取天然药物—黄酮、生物碱、蒽醌类衍生物、皂甙的有效成分方面已获满意结果。同时,先进的分析设备和仪器方法如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薄层扫描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层析法和免疫分析法等,也需适时的应用与中药注射剂的研究[4]。
1.2中药注射剂质检及包装过程的控制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不能仅控制投料、水分、色泽、形状、重量差异、个别成分定性或定量细菌和致病菌数等。需要建立统一、完善的质量标准,以及有效成分的内在质量标准,我们可借鉴美国FDA银杏叶制品的质量,提出标准提取物(GBE)的概念,用黄酮、内酯的含量和有机酸的限量来控制提取物。
同时,包装过程更不容忽视,这也是中药注射剂质量问题的关键环节,采用先进的灌封与灭菌方法,合格的包装材料,研制新型的适合不同性质注射剂的包装材料。
2 中药注射剂需重视基础研究
中药注射剂问题的频繁出现,是中药基础研究薄弱的必然结果,中药的基础性研究,如药效物质基础、血清药化、药理、毒理等,正是中药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的中药产业化,才能保证中药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1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中药注射剂的物质基础研究是贯穿中药注射剂现代化基础研究的全过程,是中药注射剂发展与创新并实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主要应用形式,中药注射剂也多以复方为主。复方的复杂性决定了,中药注射剂要想摆脱“尴尬”的局面,必须进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有人认为[5],为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是由“有效组分+功能组分”共同组成。因此,对中药注射剂,应用现代分离方法提取制剂中有效组分,并用现代分析技术对各个有效组分定性、指标成分定量、有效组分活性筛选评价等研究。同时,从化学/药效学角度对中药注射剂进行研究,进而更重要的是利用现代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方法对其体内特性进行研究,有效地利用其体内特性研究为中药注射液的现代化服务。
下一篇:脱疽医案常用药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