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范畴的危机与解决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9-02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给出了一个关于“实事求是”的著名定义,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 毛泽东用"实事求是"统摄了认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从此被改造成一个经典哲学命题,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标志。但是毛泽东并没有将其深化至本体论层面,实现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实践论》与《矛盾论》在这里有着某种天然的裂隙。辨证唯物主义之所以在相当长时期内没有形成一个严密的哲学体系,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将"实事求是"这四字箴言真正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
“虚空-原子旋涡论”在实事求是命题中发现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发现了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的理论焦点。
(1)实事求是的本体论意义诠释。实事求是描绘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图景(世界观)。原子作为宇宙的全息胚,它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为“实事”。虚空是事物运动的动力源泉,即为"求"与“自己的他者”相结合的动力机制。旋涡是原子运动的宇宙导航图,是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可称之为"是"。我们之所以能认识世界就是因为我们与万物存在同一关系。本体论意义上的“实事”就是认识的对象,就是一切认识的发源地。世间万物的生灭演化表现为物质原子的普遍联系相互作用,认识就是精神原子以(观念-概念-逻辑)的方式在物质原子演化基础上进行的虚态重演。
(2)实事求是的认识论意义诠释。物质原子的虚空维被认知主体的大脑摄取后扭曲形成精神原子,认识是一个生成过程而不是反映过程,这是旋涡论区别于传统唯物论的一个特征。物质原子与精神原子都是“实事”,作为存在者,它们必须在人类实践的“求”中方能得到沟通。虚空旋涡在人类进化中获得了一种崭新的载体--语言(哲学走向语言分析是走向一种新的本体论)。精神原子的运动受物质原子虚空维的制约,由精神原子膨胀到主体“我”的地位,通过人类参与旋涡运动进行检验。 认识论意义上的“实事”是概念形式存在的精神原子,而“是”为逻辑形式存在的虚空旋涡,“求”是观念推动下的认识深化过程,其方式有归纳法、演绎法等。精神原子在旋涡中运动之后将带着自己的虚空产物发展为新的精神原子,认识结果表现为观念统摄下的概念体系(理论形式),而概念的意义是通过观念的中介从外界运输过来的。
(3)实事求是的价值论意义诠释。人类个体或群体作为原子,肉体的或精神的需要就是虚空,就是追求的原动力,但是追求的结果如何,取决于主体原子对客体原子旋涡的把握程度.人类原子在价值虚空的驱动下在旋涡世界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新的旋涡区域不断被发现.规律与价值获得了统一。人类的问题意识在实践中觉醒,问题以原子形式存在,无论它的存在方式、发展动力还是演化规律都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哲学之所以能成为方法论,是因为原子之自主性,发展之非线性,实事求是使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获得了统一。
总之,实事求是的实事主体相继是物质原子、精神原子、人类原子。这样旋涡论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辩证唯物论形态,这是实践唯物论想象不到的。实践唯物论者将实事求是定义为“在人的生活实践这个存在论事实中去求得具有存在论意义的真理”【1】,认识仅停留在人类原子这个阶段,而旋涡论通过原子范畴将“求”的主体从人类推广到万物,实现了人与物的对话(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认识于是成为可能,虚空旋涡在物质原子中是规律,在人类意识中就是真理。
哲学从存在者开始。存在者不需要认知主体来确认,这是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人类所指谓出的任何事物都是原子,原子就是绝对存在者。认知主体与其他存在者相互交流,确认其他存在者都是由物质(存在性)、能量(运动性)、信息(表达性)三相构成的,这个三相同一体就是原子。原子范畴是直观的产物,虽然归纳法是有限的,但是因为原子本身包含了内在的转化机制,这个归纳的结果就建立在整个人类的实践史中,原子范畴可以突破有限进入无限,成为一种超验的东西。
在旋涡论中,所谓“无穷大”仅指周而复始永不懈怠的虚空旋涡,对于物质原子是不存在无穷大问题的。从量子到宇宙,都是原子。作为宇宙中唯一的运动主体,原子获得了绝对性,人类理性可以对物质原子的根据无限逆推生出一个精神原子链,却永远不会使物质原子沦为纯粹的虚空。“无穷小”的存在根据正是原子绝对性的必然结果,“有不变无”。但是精神原子“无穷大”却是存在的,这是人类理性制造出的一个怪物。它是“无中生有”的结果,是割裂虚空与实体后的产物。物质原子世界是不发生这种奇迹的。如果发生了,意味原子的主体地位动摇了。当数学把正无穷大与负无穷大视为同一个点时,原子观念已经呼之欲出。
形式逻辑认为“内涵是对事物的本质的反映”【2】,“外延是对事物的范围的反映”【3】,“定义是用一个概念明确另一个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4】。定义的对象是概念(精神原子),人类理性是以概念为单位构建的系统,定义就是概念在系统中的定位,一般用属加种差的方式定义。而对最大类概念则是“最大类概念=全部种概念-全部种差”【5】。精神原子的定位系统是精神原子之和构建的精神旋涡。形式逻辑隐含的前提是,属与种只有归属关系,没有转化联系。并且形式逻辑所谓的本质在旋涡论看来只是精神原子的零虚空,属与种都是原子,既有差别也可以转化。故此,当原子范畴来到形式逻辑面前,形式逻辑的定义方式失效了,它无法定义原子,这反映了本体论与形式逻辑之间的深刻差异。
实事求是是建立哲学体系的基本原则。反对哲学体系化的一个重要依据是防止思想被体系束缚,走向僵化,主张用生生不息的实践来保证思想的鲜活,保证哲学的批判性,保证实事求是原则的贯彻。但是,旋涡论认为,一切的哲学形态都是精神原子(包括旋涡论自身),人类认识史本身就是理论原子更替史,旋涡论作为体系不会削足适履,这使得它拥有无限的容量,不会被颠覆,如牛顿力学是一个理论原子,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一个理论原子,区别仅在于它们作为原子在宇宙旋涡中的运行范围存在差异。所谓马列哲学的“与时俱进”,只能合理的理解为理论原子必须容纳下人类实践不断拓展的虚空旋涡。但是原子范畴本身是无法突破的,至于这个模型为什么叫原子,而不是其他,则是尊重哲学史的传统,保证了哲学史脉络的清晰。
实事求是是一切科学的基本精神,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旋涡论不迷信任何的具体原子(“上”作为物质原子,他的权利是由组织原子内在虚空维赋予的。“书”是僵硬的精神原子,是认知主体摄取特定物质原子虚空维后扭曲的产物。而“实”则是变动不居的物质原子之和,构成人类原子实践的旋涡)。旋涡论把"实事求是"从认识论拓展至本体论,科学严密的哲学体系成为最大的方法论,人类对自身实践获得的成果拥有了足够的信心,历史上第一个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完整的哲学体系出现了。
注 释:
【1】黄玉顺《“实事求是”命题的存在论意义 》
【2】【3】【4】【5】见《形式逻辑》(修订本)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88年) P24、P24、P36、P40。
上一篇:论思行观与知行观
下一篇:给中国文化的心脏下一个哲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