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土专家进科学院当研究员的反思
新建立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经历过几次反复曲折。
50年代初,我国开始大规模建设后,知识分子队伍无论在数量方面,或业务水平方面,都不足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急速的需要。当时对知识分子的使用和待遇中的某些不合理现象,特别是某些党员的宗派主义情绪,低估知识界解放后在上和业务上的巨大进步,低估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大作用,更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知识分子作用的充分发挥。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中共中央于1956年1月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会议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依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密切合作,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兄弟联盟;知识分子是我们国家各方面生活中的重要因素,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会议的最后一天,毛泽东讲话,号召全党学习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向科学进军。这次会议极大地调动了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成果,不久就被一笔勾销。1957年的反右斗争运动,使我国知识分子政策发生了性的倒退。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改变了,资产阶级帽子又戴到他们的头上。
(一)“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1958年大跃进浪潮席卷全国,3月至5月,毛泽东反复阐述“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思想。他说明名家是最落后的,最无创造性的;一再号召学问少的人要打倒学问多的人,要剥夺翘尾巴的高级知识分子即所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资本,号召工人、农民、干部、小知识分子自己起来创造。
一石激起千层浪。
1958年5月,党刊《红旗》发表署名文章《青年农民能不能成为科学家》,宣传陕西省醴泉县烽火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只上过两年小学的丰产能手和育种家、27岁的王保京,称赞他是名副其实的科学家,是我们党培养起来的新型科学家;他帮助人们打破了科学的神秘观念,打破了对科学家的迷信。[11]
5月22日,党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以“鼓舞劳动人民打掉自卑感,振奋大无畏精神”为总标题,报道了三位样板人物的事迹,同时配发了题为《科学并不神秘》的社论。这三位青年,除了前述的王保京外,还有只读过初中一年级的、36岁的防治白蚁的土专家李始美和只上过四年小学发明一台既能刨薯丝、切薯片、磨薯粉、铡猪草,又能打稻、打麦、打高粱、摘花生的农业机械“八用机”的青年农民曹文韬。社论说,李始美研究出来的防治白蚁方法的效果,超过了国际水平,比专门科学家们研究出来的方法还完善,打破了对学院式研究的迷信;王保京的成就,说明科学技术并不神秘深奥、高不可攀,大学教授能做,同样是人的农民也能做到。社论接着说,不要以为只有受过高等的专家,或者得过什么学位的人才能搞科学,搞发明。历史上的中外重要发明家,大多出于被压迫阶级,即是说,出于那些地位较低,年纪较轻,学问较少,条件较差,在开始时总是被人看不起,甚至受打击受折磨的那些人。社论号召工人、农民、小知识分子和新老干部打掉自卑感,砍去妄自菲薄,破除迷信,振奋敢想敢说敢做的大无畏创造精神。[2]
《人民日报》的号召,正式揭开了许多土专家被吸收为学会会员,被聘请为大学教授、科研院所研究员的序幕。随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报刊,纷纷刊登土专家进科研单位、上大学讲坛的消息或专题报道。另一方面,许多专家被“拔白旗”,受到了批判。
(二)治白蚁的土专家当科学院的专职研究员
在竞聘土专家的大潮中,广东省新会县治白蚁的土专家李始美,成为一些昆虫学科研、教学单位争夺的对象。最后,他被中国科学院聘任为专职研究人员。他是在这次大潮中,被中国科学院接纳的唯—土专家。
1.李始美其人其事
白蚁是一类主要危害木材的昆虫。在我国长江以南,尤其华南、东南、西南等地区,它为害木质房屋、桥梁、铁路枕木、电线杆、船只、水闸、堤坝等等,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李始美走进了防治白蚁的领域。
1953年1月,一位住在广东省江门市的亲戚,委托李始美请私营白蚁行去他家除治白蚁。白蚁行索价昂贵,技术保密,盛气凌人。李始美为此下决心钻研防治白蚁的方法。这一年他30岁。从这时起到1956年6月,李始美攻读了许多昆虫学和有关白蚁的资料,接着在广东、广西、湖南的19个县市白蚁高发区,观察白蚁的生活习性,并对受白蚁侵害的两千多间房屋,数十座桥梁、水闸,80多艘轮船进行除治白蚁试验,从而了解了白蚁世界的秘密,找到除治白蚁的有效办法。在除治试验的过程中,李始美受到14家私营白蚁行联合排挤打击或威胁利诱。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新会县会城镇人民政府帮助他解决了经费和试验工作用房等问题,多次鼓励教育他为着人民的利益坚持工作,使他没有因白蚁行的威胁利诱而动摇。
试验成功后,李始美没有把防治白蚁技术据为己有。他在会城镇人民政府举办的防治白蚁学习班上,无保留地把这些技术传授给学员。1957年12月,会城镇人民政府把这些学员组成防治白蚁工作队,镇长任队长,李始美任副队长。经过两个月苦战,工作队对全镇机关团体、、商店和住户的5036座房屋进行全面检查,对查出有白蚁为害的1388间进行施药除治,此外,还除治了九座桥梁、1560根电线杆的白蚁。一个半月后复查,会城镇的白蚁已被消灭,该镇被宣布成为无老鼠、麻雀、苍蝇、蚊子和白蚁危害的“五无镇”。[3,4]
李始美根据实地观察,对白蚁生活习性和提出一些重要的观点。他认为:白蚁蚁王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专门司繁殖作用的,另一种是管理兵蚁、工蚁等事务的;白蚁巢分主巢和副巢,副巢中的白蚁,一切行动都受主巢中的蚁王指挥。他还发现了蚁巢中的“吸水线”,将“吸水线”堵塞,四天内全巢白蚁就会因缺水而死亡。[5]、[6]
昆虫学家对李始美防治白蚁的成就给以高度赞赏和肯定;对李始美提出的若干新观点,认为很有价值,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2.聘不聘李始美是方向道路问题
在1958年的政治大环境中,李始美同志身不由己地被接纳为中国昆虫学会会员,同时被中国科学院聘任为专职研究员。
1958年5月4日,时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秘书长的范长江同志,在文化俱乐部召开科学家座谈会。他在座谈会上提出,像李始美这样的人,能不能当中国昆虫学会的会员。他的潜他台词是肯定的。[7]5月20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持报告会,邀请李始美同志向北京科技界作报告。次日,北京昆虫学界集会欢迎李始美,集会由中国昆虫学会、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和中国昆虫学会北京分会联合主持。会上宣布中国昆虫学会理事会通过接受李始美同志为中国昆虫学会会员。[3]
但是,李始美同志受聘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的过程并不顺畅。
在是否聘请李始美为特约研究员或专职研究员的问题上,当时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的昆虫学家们持谨慎态度。他们委婉地表示不赞成以此作为奖励或鼓励土专家的唯一方式。他们之所以不同意,既不是轻视、蔑视“卑贱者”,也不是认为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人,就注定做不了科学研究工作,成不了科学家。他们是出于以下的考虑:
一个考虑是,在防治白蚁的众多土专家中,实际存在着“浙江派”与“广东派”之争,很难说这一派一定强于那一派。就广东省防治白蚁的土专家中,除李始美外,也还有一些颇有建树的其他土专家。基于以上情况,在没有确认李始美就是防治白蚁土专家中的顶尖人物之前,聘请他一人,会不会引发出其他的问题。
另一个考虑,聘请李始美为研究员,涉及到中国科学院规章制度的修订、补充,研究员标准的重新界定等等问题,这些,都不是一个研究所所能自行其是做出决定的。
在讨论问题时有不同意见,这本是正常的现象,但因上述意见有悖于毛泽东的指示,聘请不聘请李始美为昆虫研究所研究员,被上纲上线为方向道路问题。
5月27日,中国科学院党委邀请李始美向京区数百名科学工作者作了“白蚁的研究和防治方法”的报告。党委号召科学工作者向土专家学习,“走社会主义的科学道路。”
6月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第29次常务委员会会议,讨论并同意昆虫研究所的报告,但建议将特约研究员改为研究员。[8]
7月11日,中国科学院第8次院务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聘请李始美任昆虫研究所研究员。会议决定:“白蚁专家李始美同志在研究白蚁的防治方面已创造出重大成就,值得学习推广。他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重要的问题,如白蚁的新巢形成,白蚁的种型,药剂的配制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提高白蚁的防治技术和科学理论水平,我院准备在广州分院下设立白蚁研究工作站,作为昆虫研究所的一个工作站。会议通过聘请李始美同志担任这个工作站的研究员。”[9]
3.李始美的殊荣与遗憾
第8次院务常务会议后,中国科学院以郭沫若院长的名义向李始美颁发研究员聘书。李始美是全国土专家中唯一获此殊荣的。聘请李始美为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院史中(不包括“文化大革命”期间)是从未有过的事。
1958年初,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讲话,号召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要办中国科学院分院。之后,中国科学院地方分院及其研究机构在数量上和规模上都急剧膨胀。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原定的机构设置方案被打乱了,中国科学院院务会议决定在广州分院下面设立隶属于昆虫研究所(北京)的白蚁研究工作站没有建成,一个独立于昆虫研究所之外的另一个昆虫研究机构却诞生了。随着调整和体制变化,这个研究机构的名称与隶属关系几经变化,先后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昆虫研究所与现在的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1959年,李始美成为这个研究所的正式职工,分院给他定的技术职称是副研究员。分院作为下级推翻上级中国科学院院务常务会议聘李始美为研究员的决定,其原委不清楚,但至少反映上下级党政领导部门对此事的看法是不一致的。当时没有适用于土专家的职称系例、规定以及合法的评议系统,只凭领导机关或首长意志认可了事。李始美虽然只被定为副研究员,但月工资165元,是这个新建研究所的所有研究技术人员中工资最高的。
中南昆虫研究所的党政领导很重视对李始美的帮助和培养,为李始美创造各种学习和工作的条件。他们除了在研究所里指派一位昆虫学研究人员和一位外语老师,一对一地辅导李始美学习外,还送李始美去中山大学生物学系听课进修。80年代,李始美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退休。李始美从36岁那一年进这个研究所到退休,一直受到尊重。但在退休前的二十多年中,他防治白蚁的技术方法没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其经验没有上升为理论,也没有验证出他当年提出的有关白蚁的若干重要问题和观点。
李始美进科研单位后,在白蚁的研究方面没有新的建树,人们不免为此感到遗憾。据了解,当年进科研院所任专职研究人员的土专家中,像李始美同志这样的情况,不是个别的,能有新建树者,几乎是凤毛麟角。
(三)对现象的反思
李始美等同志进科研院所后,研究工作进展不大,也许当初他们就不该进研究所。李始美进了研究所,并没有实现当事者们的“期望值”,这一切,他们本人无须负责。因为没有李始美的话,还会有张始美、周始美、王始美……走进研究所。面对着需要,面对着一场运动,李始美们是无法摆脱、无法抗拒的。
这样说,并不意味着那些没有受过系统的高等和专业训练的人,就不能成为教授、研究员,或不能进研究所,上大学讲坛。建设四个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呼唤着千千万万优秀的人才。通过各种学校,有计划地大量培养造就建设人才,与不拘一格从自学成才的人员中选拔优秀人才,都是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必不可少的。
古今中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训练的人,成为科学家、教授的例子并不少见。中国科学院有的研究所就有把中学生培养成高级科学家和院士的成功例子。吸收“土专家”进大学、科研院所也不是坏事。全国各地、各部门、各行业,不间断地涌现出先进模范人物。他们之中,不少人原先文化程度不高,但在工作中刻苦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掌握了系统的科学知识,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他们之中,肯定还会有人进大学、研究所工作,但是进高校或研究所工作,不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作用的唯一途径与选择。关键是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培养与帮助,更加合理地安排他们的工作。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应该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不应该政治运动式地“一哄而起,一哄而下”。选拔工作也应该有民主程序和科学的评选系统,切忌简单地由党政领导部门长官意志凭主观好恶先行决定。千里马难求,伯乐更不易得。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需要祖国各民族人民和各阶层人士的紧密团结。只有人人受到尊重,人们才能最大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土专家”要受尊重,“洋专家”、“洋教授”(这里是相对于“土专家”而言,并非指外国的专家、教授)也应该受到尊重。王保京自己坦言,他在农村搞科研能取得成绩,是农业科学家们手把手地教他的。有些新闻媒体故意回避或无视这样的土洋专家亲密合作,相得益彰的基本事实,不实事求是地抬高“土专家”,贬低“洋专家”、“洋教授”,有意使他们成为对立面的作法,是在“左”的思潮影响下酿成的悲剧。历史上的失误不该重演,人们应该从过去的事件中吸取教训,才能变得更聪明、更实事求是些。可惜我们不大习惯于去反思,因而,在“文化大革命”中,还派工农兵进研究所“掺沙子”,在全国更大范围、更大规模、持续时间更长地伤害了知识分子的感情。
在庆祝祖国50周年华诞,欢呼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时候,谁也无权好了伤疤忘了痛!
参 考 文 献
1.惠庶昌:青年农民能不能成为科学家,《红旗杂志》,1958,(4)。
2.科学并不神秘,《人民日报》,1958-05-22。
3.科学工作者的榜样,白蚁专家李始美到京作报告,《人民日报》,1958-05-22。
4.李始美:我怎样研究和防治白蚁,《文汇报》,1958-05-24。
5.朱弘夏:正确的科学道路《文汇报》,1958-05-24。
6.提示白蚁世界的秘密《文汇报》,1958-05-23。
7.×××副所长谈科学家对李始美的看法,《科学简讯》,1958-07-19(新3期)。中国科学院档案。
8.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第28次常务委员会会议记录,中国科学院档案,1958-16-8。
9.我院举行第8次院务常务会议聘请白蚁专家李始美为研究员,《风讯台》,1958-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