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邓小平意识形态整合思想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贾绘泽 时间:2010-08-11
  [关键词]邓小平 意识形态 社会整合 

  [论文摘要]邓小平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整合的积极作用。他在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廓清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用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把全国人民凝聚起来,团结起来”,培育“四有”新人,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化等。这些思想不仅保证了我国社会长期的团结稳定与有序,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和集团乃至国家基于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了自己阶级和集团乃至国家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提出的社会理想、价值观念、原则等。意识形态整合就是通过发挥意识形态的导向和凝聚功能,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团结的过程或结果。进行意识形态整合,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共同奋斗的理想信念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对维护社会团结稳定与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革”结束以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既面临着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又面临着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侵扰、人们的理想信念消弱以及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等复杂问题。邓小平在经验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深刻的回答,对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和凝聚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理解和研究这一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和发展,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新的理论形态,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武器,对全国各族人民起到强大的凝聚作用。 
  但是,由于“文革”时期“左”的错误影响,毛泽东思想被严重教条化、庸俗化,给人们思想造成严重混乱。“文革”结束以后,党在拨乱反正进程中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如何对待毛泽东的晚年错误,这不仅关系到如何评价“文革”,如何评价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而且关系到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当时的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严重阻碍了拨乱反正的进行,引起了新的思想混乱。因此,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成为当时“全局的、紧迫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从国内来说,党内党外都在等,你不拿出一个东西,重大的问题就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国际上也在等。” 
  在这紧要关头,邓小平提出了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准则: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即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同时必须是准确和完整的,不是错误和片面的。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原则和要求。一是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绩要同党的历史联系起来,对毛泽东的错误要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承认个人责任,更要分析历史的复杂背景。邓小平指出,对毛泽东的评价“不是仅仅涉及到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全局”。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的地位,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毛泽东同志的功劳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这个估计是合乎实际的决不能加以怀疑和否定”。否则,只能涣散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二是重申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基本原理。邓小平认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和精髓,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倡导的作风中最根本的东西。三是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区别开来。毛泽东思想是经实践检验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文化大革命’所以错误和失败,正因为它完全违反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把二者严格区别开来,可以避免很多混乱。四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认为,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但在历史上曾经引导我们取得胜利,而且在今后的斗争中,仍将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对于党的这样一个重大原则表示任何怀疑和动摇,都是不正确的”。 
  以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为依据和指导,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科学的、准确的评价,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同时,对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进行了正确评价,对社会主义化建设道路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总结,在理论上廓清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长期以来思想上的混乱,完成了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使“党内、人民中间思想得到明确,认识得到一致”,从而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加强了党的团结,实现了国家的安定,激励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践总是在不断发展,在正确认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始终保持其生命力?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老祖宗不能丢。但是,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就是说,要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就要根据实践和时代的发展变化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就是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廓清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同 
   
  意识形态认同是发挥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关键。如何使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的共同性是任何社会意识形态认同的基础。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只有以人民利益为准则,从人民利益出发,才能不断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同。 
  长期以来,人们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就是“一大二公三纯”,甚至在“文革”期间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错误论断。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问题就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为此,他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并不能叫社会主义,人们生活长期停滞在很低的水平也不能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摆脱落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 
  遵循这一标准,并与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相结合,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首先,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其次,社会主义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使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社会主义一旦远离这一目标,就无法获取人民的认同和支持。再次,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邓小平认为。不能从抽象的原则出发,用现成的理论去剪裁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促进了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吸引力、感召力和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同。
  邓小平强调,要不断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同还必须在实践中遵循几个原则:第一,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抵制各种错误思潮,最重要的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同时,要继续批判和反对封建主义、资产阶级自由化、无政府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等在党内外思想政治方面的种种残余影响。邓小平指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要有“左”反“左”,有右反右。这是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认同的方向原则。第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应对实践发展的理论诉求。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要创造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内容丰富、包容性大、整合力强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认同的理论原则。第三,坚持发展的原则。邓小平认为,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服人民。他指出:“人民,是看实践。人民一看,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事业就会万古长青!”“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这是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认同的实践原则。 
  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根据这一认识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就是增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同。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以及构建方法和原则,并在实践中根据其要求,解决人们关心的各种社会问题,协调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始终保持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把全国人民凝聚起来,团结起来” 
   
  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反映人们的共同利益,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奋斗目标,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和安定团结的精神纽带。在一个多民族的人口大国里,有没有一个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可,并愿意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至关重要。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实现共产主义就成了我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它以其强大的吸引力动员和凝聚了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曾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用最高纲领代替最低纲领,号召人们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种脱离现实的理想和急于求成的种种措施,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刻指出,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是我们的真正优势。首先,共同理想是人们团结的精神纽带。“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同时,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而“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其次,共同理想给人们提供价值导向。理想问题实质上就是价值导向问题,它为人们确定正确的前进方向和价值目标,从而使整个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总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就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相反,缺乏共同理想的社会,也就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还可能被各种错误的甚至敌对的理想所浸染,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破坏社会团结稳定。    共同理想具有层次性,确立与社会现实相适应的共同理想的关键是把其理想性和现实性有机结合起来。邓小平指出:“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但是共产主义理想应该建立在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就是说,“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因此我们才能够团结和动员最广大人民群众,叫做万众一心”。正因为如此,他把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相结合,提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以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为指导和依据,1986年9月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并提出了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任务。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又把整个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定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主要目标之一。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是辩证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为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而奋斗。也就是为党的最高理想而奋斗。 
  共同利益是共同理想形成的基础。邓小平不是抽象地就理想而谈理想,而是把对理想的追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相结合,重视群众利益对树立共同理想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群众关心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时事政策问题,各级领导一定要经常据实讲解,告诉大家客观的情况以及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并且对群众所反映的不合理现象及时纠正。群众从事实上感觉到党和社会主义好,这样,理想纪律,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效。”并强调,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最终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要靠我们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当代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不仅是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主题,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它具有利益代表的广泛性和主体的多层次性特点,这种特点使其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广泛的凝聚性,有利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团结在一起,凝聚起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因此,在当前我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不断分化、各种利益矛盾复杂化的历史条件下,应该着重加强共同理想教育,增进社会各个阶层、群体之间的团结,凝聚他们的力量,为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保证。 
   
  四、培育“四有”新人,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化 
   
  社会整合最根本的途径是使意识形态社会化。所谓意识形态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或群体通过接触、认识和学习某种意识形态而内化其价值、信念等,从而使个体或群体由“人”变为“人”的过程或结果。一般而言,意识形态具有整合功能只具有理论意义,只有当其社会化才具有实践意义。邓小平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化问题,认为“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使意识形态社会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化的方式和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教育。学校是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是系统化的、强有力的社会化途径,在整个意识形态社会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此,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并且“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学校培养人才的关键在教师。邓小平要求各级党委和学校的党组织,要帮助教师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使更多的人牢固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有效地保证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使意识形态社会化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第二,大众传播工具宣传。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等方式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价值观念等提供了重要途径。邓小平非常重视大众传播工具在意识形态社会化中的作用。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他就提出,希望报刊上“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宣传党的领导、党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的威力,宣传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和无限前途,宣传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而奋斗是当代青年的最崇高的使命和荣誉。总之,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针对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他强调,要反对不健康作品、不健康表演污染人们的灵魂;反对散布对社会主义和对共产党领导的不信任情绪,要求“我们的报刊、电视和所有的宣传工作都要注意这个问题”。 
  第三,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对社会成员顺利进行意识形态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当社会环境处于优化状态时,它能够促使意识形态社会化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并减少意识形态社会化成本;当社会环境处于不良状态时,它会阻碍、制约意识形态社会化的正常发展,影响意识形态社会化的效果,并增大意识形态社会化成本。因此,邓小平要求采取各种措施,净化不良的社会风气,“树立好的风气”,为意识形态社会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反对照搬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而污染我们思想教育环境的问题。他说:“现在有些同志对于西方各种的、学的、社会政治的和文学的思潮。不分析、不鉴别、不批判,而是一窝蜂地盲目推崇。对于西方学术文化的介绍如此混乱,以至连一些在西方国家也认为低级庸俗或有害的书籍、电影、、舞蹈以及录像、录音,这几年也输入不少。这种用西方资产阶级没落文化来腐蚀青年的状况,再也不能容忍了。” 
  第四,社会政治组织灌输。各种各样的社会政治组织,如工会、社团、政党等对意识形态的灌输在意识形态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政党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意识形态社会化工具。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意识形态社会化的领导者和主要执行者。邓小平十分重视发挥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社会化中的功能。他要求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们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邓小平注重党员示范作用对社会成员的影响,要“通过各个岗位的党员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吸引群众”,并强调,“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因此,邓小平提出必须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规范党员的活动,使我们党能够更好地承担起意识形态社会化的功能,引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当前,在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的冲击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化不仅面临着新思想、新观念、新思潮的挑战,而且面临着意识形态社会化具体方式和方法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遵循邓小平关于意识形态社会的重要思想,不断改进意识形态社会化方式和方法,创新意识形态社会化工作机制,从多角度、多渠道、宽领域进行意识形态的教育、宣传和渗透,培育出适应时代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四有”社会主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