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三个代表”与教育的关系
【内容提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这是因为教育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只有具有特色、先进性、未来导向性、人民性与系统性的教育,才能体现“三个代表”。建议在教育界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努力追求高质量教育,更好地发挥高校的作用,重视人文与教育的统一和构建学习化社会等。
【关 键 词】三个代表/先进/教育/关系
【 正 文 】
江泽民同志站在世纪的交汇点,高瞻远瞩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仅是千年之交党建的重要思想,也是教育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和领会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弄清“三个代表”与教育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而且有益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基本要求与教育需要。
一、教育在“三个代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三个代表”的贯彻落实中,教育工作是一项必须重视的工作,教育在“三个代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因为:
(一)教育事关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需要教育。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必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论述,邓小平同志阐发道:“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373)对此,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当今世界,争夺人才的竞争异常激烈。我们要有远,及早研究对策,真正把培养和使用好各类人才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大事来看待、来落实。”[2](21)的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需要人才,需要教育。这是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的最活跃的要素,是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主体,人才又是这一最活跃因素中的精英,而教育在培养人进而养成人才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总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需要教育。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基础。在《政治学批判》中,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邓小平同志则站在时代的高度发展性地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274)可贵的是,江泽民同志不仅看到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且创造性指出,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这是因为:首先,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最重要的要素是人,而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掌握、运用和创造科学技术的人,也才能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次,教育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记载在各种物的载体(书籍资料与技术设备等)里的科学技术只是潜在的生产力,它只有为人们所学习、掌握与运用时,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这一转化的过程必须由教育来完成。从科技发展史和教育发展史来看,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应用主要是由教育完成的,因为教育是最快捷、最节省的途径和手段。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在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中的作用日益直接并彰显。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言:“掌握前人积累的科技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转化成生产力和社会财富,这是知识传承和发展的通途。”[3]最后,教育能够直接生产新的科学技术,从而生产新的生产力。现代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正在扮演着教育、研究和社会服务一体化的角色,它可以通过研究,探索新科学,发明新技术,从而生产新的生产力。
(二)教育事关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从广义上看,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看,文化则是“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4]我们在此运用的是狭义的概念。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教育在文化传承、选择、变迁与创造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首先,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着直接与间接的作用。文化的传承尽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完成,但是教育是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这是因为:其一,与文化共生的教育,可以通过传授一定的文化知识,从而达到文化直接传承的目的。其二,教育可以通过其培养的人从事文化传承活动而达到文化间接传承的目的。此外,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具有全层面的特点,即教育不仅在精神风貌层面,而且在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等层面上都具有直接与间接的传承作用。其次,教育在文化选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选择是对某种文化精华的撷取和糟粕的摒弃。文化选择与选择相比,更体现了人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教育一方面要服从社会的需要选择先进的文化,另一方面教育也必须重视提高主体的选择能力,“赋予人以科学的知识,正确行动的能力,合理的价值观念……使人们在选择中能够具有正确的取向,遵循客观的,优化选择的过程。”[5]再次,教育在文化变迁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所谓文化变迁即由文化内容量的增减而引起的文化结构性的变化。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教育已成为整个文化系统变革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教育在整个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尤其是文化变迁中的地位也正倾向于超前发展,起着拉动文化变迁和拉动整个文化系统变革与发展的作用,这是前所未有的。最后,教育在文化创造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文化创造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没有文化的创造也就没有教育,教育又在文化创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先进文化是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从而不断地创造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使社会全面进步”[2](5-6)的文化,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代表未来前进方向的、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当代中国的教育事关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教育事关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者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系统,贯穿其中的最关键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教育不仅可以通过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且还可以直接为人民服务,不断适应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教育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是判断教育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主要标准。这是因为:首先,教育目的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从教育的社会目的来看,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既可以起促进的作用,也具有制约的功能;从教育的个体目的来看,教育既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也可以起反作用。教育目的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教育的普及程度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列宁早在1921年《日记摘抄》中就明确指出:“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是建不成社会主义的。”这充分说明,教育在一个国家的普及程度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影响着这个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水平,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目前,我国政府正在为消除青壮年文盲、为达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目标、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而不懈努力。这符合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次,教育的发展方式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教育发展方式有粗放型与集约型之分,粗放型教育发展方式,主要是指通过增加学校数量和扩大教育规模来实现的教育总量的增加。这是一种以外延为主的教育发展方式。集约型教育发展方式,是指在教育发展中,不仅要追求教育在数量上的增加,规模上的扩大,速度上的提高,而且更要注重质量上的提高,结构上的完善,体制上的改进,效益上的卓越。这是一种以内涵为主的教育发展方式。教育采用何种教育发展方式,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关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后,教育的体制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教育体制是一个国家关于教育运行秩序的总设计,是机构设置与制度建设两方面的总和。教育体制包括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与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因素。具体而言,教育体制是教育观念的制度化表征。只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教育体制,才是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制。此外,从教学目标、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微观视角去分析,它们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也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教育必须体现“三个代表”
教育既然在“三个代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那么就必须处处体现“三个代表”。具体而言,体现“三个代表”的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中国特色
所谓中国特色,系指体现“三个代表”的教育必须植根于中国这块坚实的土地上,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去分析中国教育问题,指导中国教育工作。概括而言,体现中国特色的教育:一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国情,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必须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二是走中国化办学道路的教育。在中国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中,在办学模式上必须既反对照搬他国,又反对守成不变,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调动国家办学与群众办学的积极性,采用多条腿走路。三是体现中华民族独特风格的教育。既重视同中国大众的生活紧密结合,又注意运用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还强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不忘汲取西方先进的对中国有益的东西。四是独具民族特色的教育。无论在教法与学法,还是在考法与做法上,都必须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民族特色,呈现中国气派。的确,除非教育土内生根,否则它必然不会成为活的教育。中国的教育尤其如此。唯有多看看自己脚下的土地,唯有在这块中国现实的土壤中,中国的教育才能找到植根的沃土,并生存与发展下去。
(二)先进性
在“三个代表”中,江泽民同志多次提到先进性,教育作为生产力与文化中一个最活跃的因素也必须具有先进性,才有可能达到“三个代表”中的先进性。所谓先进性,是指相对的教育水平较高,发展较快,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这就要求教育一要具有科学性。只有探索符合人的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的教育,才会具有先进性,才会在世界上居于先进的地位。二要具有动态性。任何事物都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教育也必须不断地随之发展与变化,才有可能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三要具有先行性。《学会生存》一书曾言:“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于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其实,教育不仅应该先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而且应该适度超前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四要具有创造性。凡是先进的东西都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教育也不例外。五要具有相对性。也就是说,先进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世界上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的先进。教育的先进性也是如此。六要具有主体性。即教育必须充分重视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养成具有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完人。只有如此先进的教育,才能真正体现“三个代表”。
(三)未来导向性
所谓未来导向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应重视适应与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即教育应为未来的社会培养人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当今的教育是教师以过去所学的知识技能,教导现在的学生,去适应未来的生活。显然,这已无法适应与满足社会转型期的需要。西方著名的教育人类学家米德(Margaret Mead)曾指出,人类文化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过去导向文化”,主张文化的发展,是以过去文化为依据,通常年长或有经验者即可为人师表,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二是“同时导向文化”,主张文化的发展,应该以同年龄、同阶段的学习为主,以适应与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为主。三是“未来导向文化”,认为文化的发展,应重视适应与满足未来社会的需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面向未来”与这一观念完全一致,“接受新知,重视未来”是这一观念的核心。这就要求体现“三个代表”的教育必须坚持未来导向性,一切教育活动的开展,不只为眼前,更应为儿童未来的发展着想,为国家与社会未来的进步着想。
(四)人民性
所谓人民性,是指判断是否先进的标准是能否符合人民利益,能否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能否更有效地为人民服务。具体而言,其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判断任何教育的先进性时,必须思索是否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凡是违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事情,必须禁止。一切为了人民,是我们办好教育的根本目的。其二,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从观上看,人民具有主体性,因此,教育在过程中,必须通过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先进的制度、有效的机制,提高人民参与教育的积极主动性,将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办好教育的关键。其三,必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当今,的教育必须加快创新步伐,尽快改变教育相对滞后的现象,尽最大可能适应与满足人民的教育需求,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在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让人民放心与满意。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立足点。进而言之,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重要的恐怕就是要保持民族的独立与国家的富强,就是求发展、求进步。为此,中国的教育必须让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的人民具有先进的文化素质,变人口劣势为人力资源。这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体现“三个代表”。
(五)系统性
所谓系统性,是指教育是由许多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的统一体。这就要求教育及其各个要素都必须体现“三个代表”。从宏观上看,教育方针、教育发展方式、教育的体制与教育的结构等,都必须既能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又能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还能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微观上看,教育目的必须体现“三个代表”,必须始终使自尊尊人、社会责任感、信仰、精神、创造性与健康等六个要素在每个个体都达到完美的状态;教育内容必须体现“三个代表”,即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与人文的进步,教育内容必须随时调整,走向统整性课程;教育过程必须体现“三个代表”,由单向走向双向和多向化;教育方法必须体现“三个代表”,由以教学为主向以学习指导为主转变;教育手段必须体现“三个代表”,由传统化向科技化转变。
三、在教育中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几个建议
(一)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所谓科教兴国,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与人才的轨道上来,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之际,科教兴国所担负的担子越来越重。正是基于此,江泽民总书记近期一再强调“科教兴国,全社会都要参与,科学家和教育家更应奋勇争先,在全社会带头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6]“弘扬科学精神更带有根本性和基础性。有了科学精神的武装,大家就会更加自觉地学习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3]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部分存在重科技轻教育的怪现象。譬如,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建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还没有设立教育院士制度。这既表明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也说明教育本身也存在许多不尽合理的东西。如过分重视以数量、规模与速度为中心的粗放型外延式教育发展,而相对忽略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化内涵式教育发展。教育也未能在社会转型期发挥主动促进的作用,更谈不上拉动作用。事实上,无论是教育研究还是教育实践都部分存在落后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现象。如何主动适应和适度超前于经济建设与社会的发展,在“三个代表”中扮演促动或牵引的角色是对当前中国教育的最高要求,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之一。
(二)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其实是对我国教育方针的规定。具体而言,它一是指明了教育服务的方向,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强调了教育的基本途径,乃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三是坚持了教育必须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四是要求教育必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其实规定了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近期中国教育的重点。这种合格人才从宏观视角上看必须具有:“三个面向”的胸襟;“四有”的品行;“四个统一”的水准;(注:四个统一,即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必备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从微观视角上看则必须具有:自尊尊人的品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共产主义信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创造性实践的能力;身心健康等。只有这样的人才,才是合格的人才,才能使中国走向繁荣,走向富强,走向昌盛。
(三)努力追求高质量的教育
目前,追求卓越教育、精致教育与高质量教育是整个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共同点。世界各国教育成功的发展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教育的侧重点应是初等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振兴,教育的侧重点必须转向中等与高等教育,以及相应的职业教育,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劳动者。这种发展次序与经济发展先重视粗放型发展,后重视集约化发展的方式是相对应的。我国由于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呈非均衡发展态势。大体可划分为三类区域: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为粗放型发展,这时的教育重点应为普及小学与初中教育,并积极发展初等与中等职业教育;中等发达地区,粗放与集约化经济发展方式并存,这时教育的重点应为努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求质量,求效益,同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适度发展高等教育;发达地区,以集约化经济发展方式为主,教育重点应是在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迈进,同时注重追求质量与效益,走教育集约化发展之路。为了达到追求高质量教育的目的,笔者主张在全国实施教育质量监控,以保证高质量教育的达成。
(四)更好地发挥高校的作用
相对于先进生产力而言,高校应是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排头兵。它既要通过开发能够促进生产力进步的人力资源,担负起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坚实的基础,又要通过自身的科技力量进行科技创新,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相对于先进文化而论,高校是重要的思想学术和文化的生产阵地,是传播与弘扬先进文化的主战场。高校是否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否积极参与建设中国先进的文化,事关国家的兴旺发达,事关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做到教育、研究和社会服务一体化,即把教育、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功能视为一个整体的状态。具体而言,一要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的功能。正如爱因斯坦所言,高校只是“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7]今日看来,教育是高校的基本功能,它既要求做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又要求做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还要求做到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更要求做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二要重视高校研究功能的创新。在智力资源发展因素比物质资源越来越占优势的知识经济社会,高校作为知识的工厂、知识的源泉的功能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与拓展。高校既要在科学技术研究上继续保持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又要在社会科学研究上有所加强,还要完成由学术自由向研究独立的转变,以满足社会方方面面的需要。三要丰富社会服务的内容。高校社会服务的内容已经变为帮助人们充分认识人、社会和之间的关系,以便世界能和平、协调和持续地向前发展。具体而言,高校社会服务的内容已由经济时代单纯的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转向在知识经济时代帮助人们认识与处理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工业经济时代留下的一系列难题,如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人口污染、道德滑坡与人文失落等。此外,高校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正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由现实型向前瞻型转化,由适应型向引导型转化。
(五)重视人文与科学教育的统一
今日的中国,部分存在重视科学教育而忽略人文教育的现象。我们承认,高科技的确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为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科学教育中也同时蕴藏着破坏生态环境,损害社会秩序,制造人为灾难等种种弊端。正如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中所言:“人们有一种错觉,以为从技术进步取得的力量,可以代替道德所完成的任务。”“技术时代带来了不可否认的利益,开拓了广阔的新前景,但也不免有它独特的不利之处。科学家目前正在警告我们防止形形色色的危险,对这些危险的一些有声有色的描绘往往掩盖了它们引起人们幻想的那种性质:人口增殖已使人口密度达到不合理的地步;土壤和土地遭到破坏;城镇拥挤,令人窒息;动力和食物资源枯竭;两极地区融冰,以致发生另一次大水灾;大气被损害智力的化学品污染等。”与之相关,教育如果只关心教学生做事,只看重科技,只重视专业,只关注知识,只注目能力,即只重视科学教育,而不教学生做人,那么极易养成精神空虚、人格堕落、人际关系冷漠等的“科技奴隶”或“经济动物”。的确,知识就是力量。但这里所说的知识是指科学与人文协调的知识。推而论之,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将走向逐步融合,并最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的整合。这是因为已经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而不是颉颃或征服。教育必须完成科学与人文教育的统一。
(六)构建学习化社会
赫钦斯(Hutchins)早在1968年就在其所著的《学习化社会》一书中指出:学习化社会已经来临,“人人学习的社会以两大事实为基础:一是闲暇时间增多,一是变革的迅速。因为后者,我们需要学习;因为前者,我们才有时间学习。”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撰的《学会生存》一书为了强调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性,不仅将“向学习化社会前进”列为书中一大部分,而且明确指出:“如果我们要学习的所有东西都必须不断地重新发明和日益更新,那么教学就变成了教育,而且越来越变成了学习。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既包括它的时间长度,也指它的各个方面),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会(即包括它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它的社会的和经济的资源),那么我们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以外,还要继续前进,达到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境界”。总之,在学习化社会中,人们学习的时间将由原来的学校教育延伸至人的一生;学习的内容也将大为扩展,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的方式也会变得更加多种多样,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组织学习与自学等方式会越来越普遍地被采用。学习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构建学习化社会,是“三个代表”对中国教育的要求。
【】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江泽民.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0-6-7(1).
[4]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8.
[5]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71.
[6]江泽民.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序《院士科普书系》[N].中国教育报,2000-6-5(1).
[7]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0.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王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