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如何改进信息检索课教学质量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25
在网络环境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的信息检索课教材已远远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对高校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要求。目前出版发行的信息检索教材普遍缺乏对现代最新科技知识、计算机信息知识、随书光盘检索、互联网络、外文联机信息检索等内容的反映。许多文理科或综合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都用同一本教材,缺乏专业的针对性。大多数高职院校检索课授课对象主要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其毕业论文资料方面的查询,而对获取与利用信息的检索方法、检索途径的教学活动并不多,往往在检索习惯还没有养成的情况下,就要离开校园,只学习了简单的初级检索,加之与其对应的信息检索教材几乎没有,成了信息检索教育的一块空白。
三、图书馆对提高大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措施
以下结合我校信息检索课的情况,提出了如何不断提高信息检索课教学质量,增强大学生的情报意识、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地适应21 世纪发展的需要。
(一)教学队伍的建设
教学改革的大方向,注重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除具备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外,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水平.我院图书馆为此专门成立的文献检索教研室以解决此项教学事务,分派具有丰富的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知识,且有对信息的深刻理解,具有系统信息检索理论知识和实际检索经验的老师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图书馆的领导也大力支持本馆教师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外出培训,同时还鼓励任课教师加强理论研究,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以科研促进教学与培训。
(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技术
依托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园网、互联网、计算机检索工具,如搜索引擎、自制数据库等,为教学改革提供可靠保障。我院图书馆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作为实习课堂,对学生实行分批分小班增加上机课时,使用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现代要素制作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层次清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教学手法通过自动演示和手动讲解功能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视觉效果和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气氛的生动活泼性。
(三)教材内容的改革
作为一门选修课,信息检索教学内容更应充实丰富,教学形式更应生动活泼,才能足够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愿意更主动地了解和掌握信息检索知识和技能。首先教材的编写不仅要注重实用性、适用性、逻辑性,还应重视综合创新。我院图书馆文献检索教研室参考各类信息检索书籍结合高职高专教学目标与我校具体专业分配等需求自行编制了适合本校学生的信息检索课教材,该教材能够做到结合本校学生的个性特点,理论联系实际,以实用为原则,操作性强,坚决地、大胆地砍掉不必要的理论介绍,对不必要的检索介绍精简化,准确地把握课程的深度和重点内容的介绍,不断根据学科专业需要更新新知识,随时补充讲义内容,保证了课程内容始终处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
参考文献:
[1] 刘桂丽.高职高专“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探索.教育与职业,2009(27)..
[2] 吴良凯.大学生信息检索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图书馆论坛,2003(10)
[3] 姚培生,吴宇迪.高校信息检索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