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部读者服务工作的优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纪婷婷 时间:2014-06-25
摘要:高校图书馆的流通部是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一线窗口,流通部除了图书的流通,也是文明的流通,也是素质的流通,一个优秀的图书管理员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借还图书,更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流通服务性质。面对新的形式,必须优化图书馆流通部的读者服务工作,才能给读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流通部  图书管理员  流通工作
        一、流通工作现状
        1、资源更新过慢,纸质图书利用率下降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重心越来越偏向于数字资源,纸质图书的进购率逐年下降,这就造成了书库内图书更新越来越慢,读者们看到的大都是过去购置的图书,新书数量很少,信息更新速度过慢,这也直接导致了图书利用率的下降。
        2、网络环境造成的服务意识松懈
        在这个网络化的信息时代,图书馆流通部的服务已经从过去传统的闭架、手工借阅模式转换成了现在的全开架、利用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借阅图书的全新管理模式。新的借阅管理模式减轻了流通部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过去繁重的取书过程改为全开架由读者自由选取;过去复杂的查找借书卡、查找图书的过程改为由计算机操作,简便易行,再不需要管理员们楼上楼下地走动查找,既节省了时间,也大大减轻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图书管理员更多空闲的时间,而大家又没能利用好这些空余出来的时间,长此以往,造成了服务意识上的松懈。
        3、工作性质重复枯燥,缺乏工作热情
        流通部的工作在图书馆处于一线岗位,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借书、还书、上架、修补旧书。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得馆员滋生了职业倦怠的思想,缺乏应有的工作激情和工作热情,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做事情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喜欢一成不变,不愿接受新技术,不敢迎接新的挑战。工作推一推,动一动,份内的事,马虎敷衍,勉强应对;份外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工作失去耐心和爱心,被动应付,无心投入,消极厌烦。
        4、读者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大多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整体素质偏低。有些读者不知道爱惜图书,随意挝折图书;有的读者不知道衣冠不整不能出入公共场合;有些读者甚至不知道借书的时候该称呼图书管理员为老师,或叫阿姨,或叫姐,或什么都称呼,很不礼貌。
        二、优化流通服务工作的几点对策
        1、增强服务意识,真正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
        流通部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窗口,直接面对广大的读者群,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图书馆在读者心中的形象。所以流通部的工作人员应该比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更注重加强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专业的教育。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真正做到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这就要求流通部馆员要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要具备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热爱图书馆事业。只有真正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才能创造出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