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共享空间实施要素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奇 时间:2014-06-25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以下简称IC)是通过整合图书馆资源,以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其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为目标的创新服务模式。IC体现了“空间共用、资源共用”的“一站式”信息服务思想,其实质是利用最新技术设备,整合实体和虚拟空间中的相关资源,将参考咨询、网络技术服务和多媒体资源结合在一起,为读者提供一个促进学习交流、互动合作、研究创新相对无缝的信息共享环境,为用户在同一个平台上获取信息资源、获得信息帮助、提高信息素养提供一种特定空间。
        1、信息共享空间的内涵。
  IC的中心任务是提供集成的空间、资源和服务。任何IC都是这三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在空间和资源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完备周到的服务,使用户能够在一个平台上获得各种形式、内容的资源,享受各种范围、层次的服务,从而方便、快捷地获得对各种问题的解答,于是用户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对信息的识别、获取、汇聚、分析、加工、展示、传递等都可以在IC中一站式实现,完成知识管理的所有过程,同时帮助用户提高信息素养并促进学术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
  2、IC要素分析。
        信息共享空间应该包含三方面的因素,即实体层(物理层)、虚拟层和支持层。共享空间提供的一站式服务与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存在很大的区别。
  2.1  馆内实体空间的重塑。
  构建信息共享空间需要一个独立的物理空间,为读者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一切必要的设施和多功能的区域,我们称之为物理层,包括计算机教室、计算机网络与设备、影印机器、视听设备,咨询区、读者培训区、个人学习区、小组讨论室、多媒体制作室等。为构建IC实体空间,必须重新审视目前图书馆的管理服务与空间利用。
        2.1.1  取缔单一服务的“自习室”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开放阅览似乎成了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也占据了图书馆极其有限物理空间的相当部分比例。图书馆为了提供更多的座位数量,在过去和现今使用的建筑设计中往往采用了超大开间,每个独立的物理空间多是100-200个座位的大阅览室,这是不利于IC构建的现实问题,这种单一提供物理空间的低层次服务应该尽快取缔。
        2.1.2  电子阅览室的重塑。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最好的实训场所,事实上却成了学校的“隐形”“网吧”,学生获取信息几乎完全是通过搜索引擎,到电子阅览室也就是上网、聊天,甚至玩游戏。这与馆员长期以来的无主动服务意识不无关系。所以,改造电子阅览室,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和学习环境,重塑IC理念下的信息空间是电子阅览室的当务之急。
        2.2  虚拟层的整合。
        虚拟层则主要由数字信息资源和软件设施构成。数字信息资源包括数字图书馆、网上报告厅、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各种搜索引擎、知识导航系统等。软件设施包括获取电子资源必需的软件工具。 
虚拟层的构建重点除去馆内数字图书馆资源的整合与用户应用平台的建设外,馆外虚拟层资源,其中包括远程教育中心、教育教学中心、网管中心和媒体服务中心等都是图书馆IC构建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
        2.3  IC支持层要素构建。
  IC要想正常地运转单靠物理层和虚拟层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具备良好信息素养、技术素养、专业素养的各方面人才的大力支持,这些人力资源和服务规范、服务评价体系构成了支持层。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