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管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梁继宏 时间:2014-06-25
  四、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 
  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对人的管理。知识管理中最活跃和最主动的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这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它作为一种隐性智力资源不像显性信息资源那样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和制度来加以控制,因此人力资源不易交流和传递。所以,图书馆领导应重视人的作用,加强对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开发使用,充分考虑人的愿望、需求和理想,尊重人的个性,为员工的创新提供充分的信任空间,不断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潜能。建立正常的教育培训制度,根据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发展潜能指定相应的职业教育计划,使他们获得不断更新知识的机会和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增加他们对图书馆的心理归属感,从而推动图书馆与个人目标的共同发展。 
  (二)积累和扩大知识资源 
  图书馆知识资源是创新的源泉,因此,图书馆知识管理还必须致力于图书馆知识资源的不断积累和扩大,知识资源的积累和扩大的基础是活化知识资源,即智力资源的积累和扩大。而智力资源的积累和扩大主要依赖于图书馆关于知识的自主学习、交流与共享和图书馆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活动以及外部优秀智力资源加盟。具体来说,对馆内,图书馆可设立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让馆员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下交流工作经验和体会,使馆员把自己的隐性知识表述出来,形成一个共享的知识库,然后再通过各种方式将知识库中的知识隐性化,从而提高图书馆内所有馆员的素质。此外,给予馆员参加知识交流会议的机会,定期请馆内或馆外专家讲解图书馆发展的新动向、最新的业务技术和管理技术,并将外部专家所传授的知识整理成规范的文档使之成为图书馆内部可共享的知识,从而扩大图书馆的知识资源。 
  (三)正确认识图书馆馆员在知识管理中的价值 
  有的高校图书馆还停留在旧的思维里,将图书馆看成知识文献的简单存放场所,把馆员的工作看成人人都可以胜任的图书收发,对知识管理视而不见或者仅仅当做时髦的词语口头说说而已。这无疑与社会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在社会发展的一切要素中,人的要素是最根本的,人是一切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的,人是一切创造的唯一来源。人在知识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力才是最有价值的财富。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已经是馆员利用自己特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对信息的深层次加工,解决用户单凭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实现在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链条上的独特价值。馆员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价值不太高的图书馆员,而是逐渐担当起了信息专家、信息管理者和信息顾问。要建设与其所扮演的角色相称的一流的图书馆,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快捷有效的知识文献支持,高校图书馆必须拥有一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卢向东.知识管理与图书馆[J].现代情报,2004,(2). 
  [2]王克楠.刍议知识管理与图书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6). 
  [3]李汴英,龙瑞燕.高校图书馆管理新模式[J].图书馆论坛,2004,(2). 
  [4]张昕.对关系图书馆地位、作用与机制改革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5,(2). 
  [5]邓湘琳,刘险峰.知识管理与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优化[J].情报探索,2002,(4). 
  [6]王真.关于知识管理在高校图书馆应用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5,(2).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