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地方性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及其管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金羽 时间:2014-06-25
  论文关键词:地方性数字图书馆 数据库 地方文献 
  论文摘 要:数字图书馆是新型信息传播和储存形态,地方性数字图书馆建设,需要结合本地历史文化特点,构建差异性的数字文献资源库。本文以南京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实例,阐述了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 
  1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和特点 
  从概念上来看,数字图书馆是指通过网络存取的分布式数据库,它是信息高速公路上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建设不是指某一个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水平或某一个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数字化程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数字图书馆是一项技术极其复杂、规模十分庞大、数据资源极为丰富,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相当长时间才能实现的一项浩瀚的知识工程。馆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必须以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数字化作为起点。 
  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高效的计算机管理,即使用计算机管理各种文献资源,用数字化的信息提供网上服务。二是新型的存储技术,即采用先进的数字化存储技术,对信息资源建立分布式的大型文献信息库及检索系统进行存储与维护。三是方便、快捷的联网查询,即通过各种电讯手段,特别是利用网络连接各种信息服务机构或各种分散的地区、国家和国际信息数据库系统,方便用户远程检索,所有信息都是共享的。四是以用户为主的服务模式,即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用户不必亲自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只要在身边的计算机终端前,将终端接入网络,使用键盘、鼠标,借助电子货币,就可轻松地对远程的数据库进行联机浏览、检索、套录和下载。五是数字图书馆是一个“互联空间”,亦称为虚拟图书馆。它不像传统图书馆那样,有固定的馆舍、有限的馆藏和规定的访问时间,而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全球范围拥有的海量的数字化信息资源。 
   
  2南京图书馆建设数字资源库的措施 
  南京图书馆是江苏省省级公共图书馆,国家一级图书馆,前身可追溯至1907年创办的江南图书馆和1933年国民政府时期筹建的中央图书馆,1954年正式定名为南京图书馆,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南京图书馆历来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目前,南图的数字资源主要有外购资源、自建资源和地方文献。外购资源主要包括电子图书、中英文数据库和光盘版数据库等三大类。在电子图书方面,南图引进了Apabi数字资源平台,其中特别以工具书资源全文数据库为主要代表。在数据库方面,除国内影响力较大的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外,南图还分不同专业购进了北大法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宏、国研网、慧科讯业等法律、经济、科技类数据库。此外,结合南京图书馆古籍典藏的特点,还引进了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方志库、中国谱牒库等数据库。外文数据库方面,南图主要与Proquest和EI合作,引进了相当数量的学术、科技和期刊文献数据库。 
  自建数据库和地方数字文献是南图建设地方数字图书馆的主要举措。首先,为体现为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发展理念,南图建立了江苏文化数据库、江苏省五星工程数据库、南京图书馆藏稀见江苏方志全文数据库等地方文献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江苏省文化资源。其次,南图结合南京作为民国首都的历史渊源,整合馆藏文献资源,建立民国商标、民国期刊、抗日战争历史图库等极具历史特色的地方文献数据库,为保护民国文化、促进历史研究作出了贡献。 
  除馆藏文献数字化外,南京图书馆作为江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称“共享工程”)中唯一的省级中心,承担了连接国家中心和江苏省三百多家基层中心的纽带作用,“共享工程”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公众享用的文化工程,它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南京图书馆在“共享工程”中的主要工作包括:负责工程实施的技术路线,组织起草有关项目管理办法与验收办法;制定、推广有关标准规范,具体组织全省性的数字资源建设,指导各基层中心的业务建设和承担“共享工程”系统的日常运转。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