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公共图书馆馆藏“零增长”理论的应用与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傅佩君 时间:2014-06-25

   摘 要:图书馆馆藏“零增长”理论是英美等国图书馆界提出来的一种控制图书馆藏书增长的理论。本文提出了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实现图书馆藏“零增长”的具体要求,阐述了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实施馆藏“零增长”的作用和意义。对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零增长;藏书建设;中小型公共图书馆
  
  当今社会,精神文明发展和公共文化事业日渐相关,而文化普及又离不开公共文化传播媒介的桥梁作用。现代图书馆作为整个人类社会传播文化普及精神文明的最基本一环,角色和作用不可或缺。如何发挥图书馆的文化传播作用,尤其是县区级图书馆的文化普及作用,是广大图书管理从业者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对于中小型图书馆,藏书数量不应该作为评价现代图书馆的唯一标准。有效地利用藏书,充分发挥文献的社会作用及价值,是处理藏与用的关键所在,也是改变“重藏轻用”观念的关键。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在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中,无论是数量还是从业人员的比例都占绝大多数,它直接面向百姓,服务于基层。这类图书馆应把读者服务放在首要地位,以人性化服务为主导思想,以读者最大限度利用文献为主要原则,充分体现藏为所用,以用为主的图书馆办馆原则。将“零增长”理论作为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发展的指导原则是促进和谐社会文化传播事业有序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
  
  1.“零增长”理论
  
  “零增长”理论(Zero-growth theory),又称稳定状态理论,是1974年英美等国图书馆界率先提出来,后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很有影响的控制图书馆藏书数量增长的理论。“零增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要求建立有限规模的图书馆,当馆藏文献数量达到预期的馆藏量、功能等目标后,新购进的文献数量是对准备剔旧文献数量进行补充,从而使馆藏文献总量保持在一种稳定状态。
  1974年美国G·丹尼尔发表了题为《向亚历山大告别》的著名论文,最先提出了高等学校图书馆藏书“零增长”的概念。1976年4月,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发表了以R·阿金森教授为首的控制图书馆规模的报告,提出图书馆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时,不应无限制地继续发展其藏书的数量,而应控制藏书增长的速度,使藏书整体在一定的时限内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
  
  2.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实施藏书“零增长”的作用和意义
  
  “零增长”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介绍到我国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对该理论进行了认真讨论和研究,对其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并在实践中逐渐借鉴和实施其中有价值、合理的方法与措施。
  2.1有利于缓解图书馆贮存空间和图书管理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门类不断增加,各个知识领域的文献数量急剧增长。近年来,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的增加和购书数量的增多,使图书馆所积累的藏书数量也急剧上升。造成中小型图书馆馆藏空间紧张的形势越来越明显。全国各地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纷纷新建或扩建馆舍,以解决“书满为患”的矛盾。如现岱山县图书馆建于2003年,当时馆藏13万余册,新建面积2500余平方米,达到国家规定县一级馆标准,并于次年公共图书馆评估中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截至2010年底,藏书16万余册,成人和少儿外借部全开架可借阅图书10万余册,现已处于饱和状态。自2008年以来,图书以年平均1万余册新增,书库拥挤,书架超载,新书将面临无容身之处。如果实行馆藏图书的零增长策略,可以大大缓解目前书库紧张的状况,有利于书库的科学化管理,使有限的书库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
  2.2有利于提高藏书质量,及时剔旧保持藏书生命力
  图书馆及时剔除陈旧、破损,读者面过于狭窄、出版物不含新的情报,内容过于平庸,入藏复本过多的藏书。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在借鉴“零增长”理论时,要正确处理好藏书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馆藏图书不断更新换代,实现藏书数量的低速度或适度增长,保证中小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稳定、和谐地发展。
  2.3有利于提高馆藏利用率
  图书利用率就是馆藏中被读者借阅的数量占全部馆藏的百分比。各个国家图书馆对图书利用率都有一定要求。前苏联规定一般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要达到140-310%,日本规定市民图书馆要达到400%。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和省级图书馆仅达到30-45%,说明我们的图书利用率还非常低。如果藏书增长过快,新书旧书流通率高低不同的图书混在一起,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而且增加了管理量的消耗,降低藏书利用率。“零增长”理论将更具生命力的藏书提供给读者利用,整齐、崭新的图书展现在读者面前,不仅能提高读者求知热情,而且盘活藏书,提高馆藏利用率。
  
  3.中小型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零增长”的表现形式
  
  对于实现零增长模式的公共图书馆,在在馆图书数量、图书品质、读者受众面、新图书模式等方面有具体的表现。
  3.1在馆图书存量实现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在外流通图书数量多、种类齐的格局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特别是中小型图书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藏书空间紧张状况,鉴于一些没有馆藏利用率的图书占有一定藏书空间的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使馆藏图书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界值得研究的课题。读者的喜好决定了书籍的作用,因此还要保证流通外借的图书品质,符合读者的需求,种类齐全。这是馆藏零增长的必要前提。
  3.2藏新剔旧,图书品质提升明显;及时采编,满足不同阶层要求
  馆藏量通常是衡量一个图书馆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藏书量越大,越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但是一味地追求藏书数量,而忽视藏书质量,藏书增长过快,只补充不剔除,就会造成书库饱和,书架超载。所以藏书质量是图书馆赖以存在和开展业务的基础。而零增长理论为图书馆新增馆藏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在做好藏书初选工作时,及时了解读者借阅需求,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有针对性地认真搜集和选择文献信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文献信息被补充进馆藏之中,把好藏书入口关。对已经入藏的文献及时剔除知识老化、陈旧破损、过时失效或复本太多,利用率过低的馆藏文献。
  3.3公众阅览室有序文明,外借图书流动合理,受众读者范围宽广
  文献流通理论表明,书库和书架上的文献越少,文献流通的速度越快。据统计,一个藏书量不足10万册的小型图书馆,在书库取一本书的平均时间只需3~5分钟,藏书量50万册左右的中型图书馆需要10~15分钟,而藏书量超过百万册的大型图书馆则要用15~30分钟。因此,实施馆藏图书“零增长”策略,使图书馆藏书保持在一定规模,公众阅览室排架整齐有序,外借书架上图书合理流动,既方便读者及时迅速地查找所需文献,节省读者选书时间,又加快藏书流通速度,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图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书库实行科学化管理。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