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图书馆:图书馆自由/平等/开放的新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25
三、图书馆开放式服务
开放式服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图书馆主阵地上开展的开放式服务
图书馆作为文献载体,它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文献资源信息最大限度地提供给读者。图书馆主阵地上开展的开放式服务是指借阅、参考咨询、电子阅览等各部门全开放式的服务。具体内容包括:文献资料全部开放、内部空间全部开放、服务方式全部开放、服务对象全部开放、服务功能全部开放。图书馆主阵地的服务在图书馆服务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是读书、学习的场所,是信息传播基地,是知识的宝库。图书馆特有的文献信息资源的保存功能使得图书馆作为信息交流场所,比其他信息服务机构更具优越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使图书馆的阵地增添了先进的服务设施和现代化服务手段,使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使图书馆真正成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资源基地,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知识信息传播中的主阵地作用。
(二)图书馆主阵地以外的开放式服务
这里是指走出图书馆的固定服务场所,主动接触社会,面对社会需求,采用新的服务方式,为教育和科研服务。社会需求的扩展变化迫使图书馆服务不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如开展休闲服务,课题服务,跟踪服务,建立图书流动站,到学校去和师生们一起建立第二课堂等。这是一种针对性的,有特色的服务方式。这些服务内容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图书馆服务宣传的力度,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图书馆,取得的社会效益也是良好的。近年来,有许多图书馆尝试这方面的服务,例如: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了解社会信息需求,编辑专题报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统计,读者对开放式服务很认同,认为找到课堂外的自习空间,也就是说,知识的积累将是读者一笔用之不竭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靳海山.平等的伦理秩序[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1):41-46.
[2]李丽红.浅析我国图书馆规章制度执行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冲突[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1):26-28.
下一篇:探析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