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图书馆馆藏的发展
摘要:文化需求的多样性给图书馆的馆藏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只有真正满足了文化的多样化需求才能具有独特价值,成为社会尊重的文化形象。本文通过图书馆馆藏特色形成,对馆藏情报信息的收信整理、馆藏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馆藏;价值;藏书分类;书本资料
在人们的想象中,图书馆就是收藏书籍资料的地方,行行架架上都排满了书刊,藏书量也往往成为许多人衡量图书馆水准的单一标准。而且一提起图书馆收藏,许多人就简单的认为只是书籍和期刊两大类,但实际上,现代图书馆却囊括了范围广博的收藏对象:手稿、档案、照片、录音带、电影片,林林总总,难以胜数。
人们通过认识、研究各种不同事物而学习知识。为了能学到知识,他们阅读文本,审看或审听音像和音带,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图书馆资料用来作为学习的依据和理解的基础,看、读、听或体验一切影响者人们的知识和观点。教科书和百科全书为某一主题提供了入门资料;文学文本和评论文章为学习语言和文学提供了源泉;系列统计数据为计算和推理提供了输入资料;法令和案件汇编表明了法律;照片显示了人、地方和事件的面目;引文和出处得到了核实,等等。
图书馆藏书中收藏的多数材料不是原始资料,而是早就经过处理和优化的资料。收集藏书是为了实际便利,是为了提供服务,任何一种收藏所选择和保留的资料需具备两个条件:1、文本的语言和难度应与使用者的能力相配;2、在图书馆服务中向读者提供的资料依据应详尽得足以满足种种质询。
当然,收集资料并不能“创造”资料。发展图书馆的藏书其实是“安排文献”的问题收集藏书本身只能作为实现图书馆功能和使命的一种手段。图书馆服务的功能是促使人们获得文献。
一、藏书作用和价值
(一)保存作用
任何不收集、不保存的文献很可能会丧失,使现在和将来都难以寻求。预计什么样的资料能在以后引起人们的兴趣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审慎地做法是保存不会再有来源的资料。
(二)供给作用
投巨资发展藏书,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保存,而是为了提供方便的途径,使急需资料的人们能及时找到它们。
(三)文献目录作用
假如原始资料都排列在书架上让所有的人去直接寻找,这太费时又费力,但审阅图书馆按类别编制好的目录却有这一大便利:可以及时找到所需书籍和材料。
(四)象征作用
大规模的藏书,特别是特藏资料,不论是正在使用还是被闲置,都能提升图书馆的地位和名声。
二、藏书分类
宝贵的资料不但需要收藏,而且还必须保存起来,以供未来使用。但绝大部分现存书籍的纸张酸痕量造成慢性自我毁灭,胶片显而易见有脆弱性,日久会变成碎片而失去它本身的价值。按照这一情况,藏书又可分为三大类:
(一)易耗品如教科书复本或者通俗小说,一旦破损或者不再需要了,可以抛弃或者被取代。
(二)再制品即能复制的资料。一篇文章的文本能用缩微法拍摄而保存,照片的图象能翻制,录音、录像资料能够翻录。但是在复制过程中,有些成分可能会丧失。
(三)不可取代品指需要保留、保存以及根据需要而复原的珍贵资料,尤其是因为它们不可能复制、或者本身过于宝贵,不能遗失。
随着科学进步与发展,电脑技术目前广泛的应用于文献目录和数据资料,并能使用于文字、音响和图像。使用电脑资料库保存文献需要专门的设备,而且图书馆能提供资料库服务,使用者和资料库可以不必在图书馆中,也不必限于图书馆开放时间。就这一点来讲,它不受地方局限性。而书本或缩微复制品占用空间大,购置费用及保存费用相对较高。在开架阅览图书馆中,绝大多数使用是不作记录的,即使图书经常使用,图书管理员也很难统计,从而无法预计哪一类图书利用率最高,最受读者欢迎。使用电子阅览库却能够很容易地根据点击率计算各类图书的阅读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