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管理工作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25
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重心在“藏”上,都以“书”为中心展开,从采访到编目,从典藏到借阅。“藏”的原因往往导致图书馆藏书不符合读者需求,不少学校为了保证其图书数量仍然保留了那些时代久远,已不符合时代要求,图书馆的服务地位就会大大降低。在实现图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的指导思想下,通过调查、走访、座谈、网站留言的形式,充分了解读者对各类书籍的需求,实现图书馆“为读者、教学、科研服务”的工作目标。读者成为图书馆的一员后,其积极性充分地被调动起来,就购买什么样的文献资料提出更好的合理化建议,从而使得文献资源建设更具有针对性,切实满足读者的需求,实现图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也会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3 营造和谐的人文阅览环境
和谐的阅读环境是形成良好阅读氛围,吸引读者的重要条件。图书馆建筑设计要有浓厚的人文意蕴和时代精神。图书馆要时刻把读者的需要放在首位,体现人文理念。阅览桌椅的高低角度都要以人体感觉舒适为前提,设施安排以方便读者为目的。读者步入图书馆后立即被浓厚的文化气息所感染,产生渴望知识的激情,心情舒畅地进行阅读。图书馆的建筑应独具自己的个性文化内涵与特点,其造型应与所处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统一、融洽,应符合美学原理,做到布局设计合理,色彩搭配匀称,布置典雅清新。在馆内空间环境方面,可在走廊和阅览内,适当装饰名人名言和书法绘画,过道上随季节变化放置花卉、盆景,内部环境设计要具有高雅、新颖、亲切的格调,使人感到赏心悦目,舒适宜人;窗户采光和灯光布置,四壁色彩,装饰物品摆放,让人在典雅的读书氛围中体味美的享受。方便读者的设施安排,便利读者的贴心服务,宾至如归的家庭感觉,恬淡温馨的读书环境,体现对到馆每一个人的尊重与爱护。
总之,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都是以满足读者需求,为读者服务为宗旨。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这种人性化的服务管理,是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要进一步强化,才能充分发挥书籍的作用,成为读者成就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阵地之一,同时为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慧玲.论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11):130-132.
[2] 胡波.感悟“以人为本”:对高校图书馆办馆理念的思考[J].当代图书馆.2005(3):25-27.
[3] 余惊涛.提高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发挥馆藏资料的作用[J].图书馆.2006(2):110-111.